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紫宸定枢·三台立极·同泽凝魂 (第1/3页)
紫宸殿的穹顶很高,阳光从雕花的木格窗斜切进来,像一把把金粉撒在九级白玉台阶上。胡泉就站在最高那级台阶的阴影与光斑交界处,玄色蟒袍上的金线被光照得刺眼,腰间的玉带扣着一方沉甸甸的龙纹玉玺。那印面上刻着“同泽”两个字,红得发暗——那是昨夜才调好的印泥,袋鼠国荒原深处挖来的赤土,混着岭南进贡的朱砂,捣了整整三个时辰,稠得像血。
阶下站着黑压压一片人,都是同泽社的骨干。空气里有新木料和桐油的味道,混合着铜鹤香炉里飘出的檀香,闻着让人心里发沉。胡泉的目光扫过一张张脸,那些脸孔上刻着风霜,也燃着一种新生的热望。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投进深潭,撞在金砖地上又反弹起来,带着嗡嗡的回响:
“同志们!咱们同泽社,从龙旗第一次在断龙峡飘起来那天算起,到今天能站在这里,靠的是什么?是血,是命,是无数同志把骨头碾碎了铺出来的路!可治社不是打铁,光靠力气猛砸不行;它更像是熬一锅滚烫的铁水,火候差了,杂质没撇干净,出来的东西就脆,经不起敲打。今天立这三台、二府、一阁,”他顿了顿,手指向旁边侍者展开的那幅巨大的黄绸卷轴,“不是要分谁大谁小,是要给咱们同泽社,铸一副铁打的筋骨,造一个不灭的魂!”
黄绸在光线下泛着柔韧的光泽,上面的字迹透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道。左边是古朴的篆书,右边是方正的隶书,墨色深浓,还带着矿石的颗粒感——那是用上好的狼毫笔,蘸着西澳荒漠里淘洗出来的红铁矿粉写的:
铨衡部。专管挑人、定等级、储备人才。想进核心“纶枢阁”?得过“三考”关。考德,看你心是不是真的向着同泽,骨头够不够硬;考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光会耍嘴皮子不行;考绩,拿你干过的事、流过的汗、立过的功说话。像筛沙子,一遍遍过,留下的才是真金。
宣化部。管的是人心向背,管的是天下人怎么看我们同泽。手里攥着《晏清报》的笔杆子,握着同泽社校的讲台,还要把声音送到南洋、送到天边去。得让“同泽三论”——平等、共生、奋进——像头顶的太阳月亮,天天见,人人都懂。
协和部。最是琐碎,也最是要命。华人、土著、后来的侨胞……不同肤色,不同舌头,不同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怎么拧成一股绳?靠“跨族通婚优抚令”,让血脉先融在一起;靠“侨民保护法”,让漂泊的人找到根;更要靠无数个日夜的奔走调解,让这袋鼠大陆上的万族千姓,像一只手的五根指头,狠狠攥成拳头!
胡泉的目光像探照灯,刷地打在阶下左首第一人身上。都察院使司王天行,腰杆挺得像他鞘里的剑,一步跨出人群。他身上的獬豸纹官服紧绷着,铜扣随着步伐碰得叮当轻响。
“肃纪府令尹,”胡泉的声音斩钉截铁,“还是王天行同志来挑!给你‘尚方剑’!同泽社内,上到我胡泉,下到烧火的马夫,谁敢坏规矩、乱纲常,先斩后奏!”
一块沉甸甸的鎏金令牌递了过去。王天行单膝跪地,接过时,指关节都捏得发白。令牌背面刻的不是花纹,是断龙峡那场血肉磨盘——刀削般的悬崖,还有悬崖上那两个用刺刀生生刻进石头里的“同泽”大字!那是他王天行亲自刻的,刻的时候,身边兄弟的血快把峡谷染红了。
“我王天行,”他声音不大,却像铁钉凿进石头,“拿这条命担保!谁坏了同泽的规矩,我这把剑,认得他是谁,可不认得他官有多大!”
胡泉的手按了按腰间温润又冰冷的玉玺:“都督府令尹,眼下我胡泉先顶着。枪杆子、情报网、边防海防,都归这里管。等到咱们袋鼠国真正海晏河清那天,再交给更合适的贤才!”
殿外忽然传来钟声,一下,两下……整整十二下,悠长沉重,震得窗棂都在嗡嗡作响。余音未散,三道身影踏着钟声的尾巴走进大殿。打头的是铨衡台令尹郑玄。五十多岁了,脸像一块被岁月摩挲光滑的古玉,眼神却锐利如初。他在约翰人衙门里当过差,受够了那套把人分三六九等的规矩,一跺脚投了同泽。此刻他手里紧紧捧着一本厚册子,封皮上写着社员名册,边角都磨得起毛了。
“铨衡部郑玄,拜见主阁!”声音带着读书人的清朗,却像秤砣一样沉稳,炎华三万七千六百二十一名社员,筛了一遍又一遍。土著兄弟占了三成,归国侨胞占了两成,都是好苗子!这是拟定的《社员升降条例》,请您过目。”桑皮纸在他手里沙沙作响,展开后,上面密密麻麻的朱批触目惊心:“可”、“再核”、“立擢”!最下面一行蝇头小楷,墨迹犹新:“袋鼠洲的红土能烧出结实的砖,同志们的赤心,才能铸成同泽社不灭的魂!”
第二位是宣化部部长李冰冰。一身素净的襦裙,外面罩着月白色的轻纱,像一片月光飘了进来。她手里托着的不是纸,是卷起来的竹简,上面刻着《同泽教义宣讲大纲》。竹片缝隙里嵌着薄薄的袋鼠洲相思木片,散发出一种清苦又坚韧的淡香。
“宣化台李冰冰,请主阁示下。”她的声音像玉石相击,清脆又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各州府一千零三十七所‘同泽学堂’已挂牌开课,《赤土歌》谱了一百零八首,孩子们都在唱。南洋那边,人心浮动,约翰鬼又在散播谣言。臣请派一百名口齿伶俐、信念如铁的宣传员,带着最新一期的《晏清报》,分十路奔赴南洋诸岛!让咱们‘平等共生’的道理,像那海上吹来的季风,钻进每一片椰子林的缝隙里!”
最后一位是协和部部长韩元。黝黑的皮肤闪着健康的光泽,短褂上绣着跳跃的袋鼠图腾,脖子上挂着一串兽骨项链,最底下坠着的不是什么宝石,是半枚擦得锃亮的毛瑟步枪弹壳,那是他当年第一次参加同泽军战斗的纪念。
“协和台韩元,向主阁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