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紫宸经纬·民生为本·政务如磐 (第1/3页)
紫宸殿的铜鹤香炉里升起的青烟依旧笔直,像根灰蓝色的柱子捅向殿顶的藻井。可今日这烟柱里似乎掺了铁屑,沉甸甸地坠在胡泉的视线里。那不是檀香,是政务院堆积如山的文牒在燃烧,是彻夜不熄的烛火熬干的灯油味,更是南大陆千万张等着吃饭的嘴呼出的焦灼气息。胡泉站在那幅占据整面西墙的《炎华疆域图》前,目光像把钝刀子,缓慢地刮过那些新描上去的海岸线。悉尼湾的蓝色墨水还没干透,布里斯班的丘陵是用赭石混着朱砂涂成的,墨尔本平原上则晕开大片象征沃土的鹅黄。这些颜色在他眼里活了过来——海岸线变成渔民被海风吹裂的手背,山峦起伏是土著猎人黧黑的脊梁,平原的鹅黄下藏着婴儿嗷嗷待哺的黄瘦小脸。
阶下的青石板映出个佝偻身影。政务院使司张子轩捧着桑皮纸卷宗,像棵被霜打蔫了的稗草。他官袍浆洗得发白,袖口磨出的毛边如同秋后荒原上支棱的枯草,眼袋浮肿得能搁下一枚永历通宝。那卷《新南威尔士州春荒预警及应对条陈》有他小臂那么厚,羊皮封面被汗渍浸成了深褐色,边缘处还沾着几点昨夜熬粥时溅上的玉米糊。
“大统领,”他嗓子哑得像砂纸磨过铁器,“枢机院的《均田令》颁下去三个月,新垦的田亩数昨儿个刚统出来。”枯瘦的手指划过卷宗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指甲缝里嵌着泥土的深褐色,“可春播的节气不等人啊。悉尼旧城窝棚里挤着三千七百口,墨尔本码头还有两千多流浪汉,更别说那些刚归化的尤因族部落...”他喉结滚动着咽下后半句,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仓储分布图》。朱砂点的粮仓像溅在纸上的血滴,稀稀拉拉缀在广袤的疆域上,墨尔本附近的大片空白刺得人眼疼。
胡泉的指节叩在玄铁镇纸上,闷响在空阔的大殿里荡出回音。镇纸上雕的狴犴神兽龇着牙,眼珠是用波斯玻璃嵌的,此刻映着香炉里那柱扭曲的青烟。那烟柱忽而化作另一个时空里面,河南老家的炊烟,忽而变作黄河决堤时灾民锅里翻腾的霉米糊。
“常平仓存粮够吃七十三天,义仓顶多撑四十九天——这是按每人每日四两糙米算的账。”张子轩的指甲在墨尔本附近的空白处掐出个月牙印,“万一来场蝗灾,或是北边战事拖到秋收...”他没说下去,只把三张写着对策的麻纸递上御案。头一张写着“社仓”俩字,墨迹被汗水晕开了花,像滴落在旱地上的雨点。
胡泉突然站起,玄色大氅扫过犀角笔架:“仓正要选三种人。”声音震得铜鹤香炉的羽翅嗡嗡震颤,“华人推举的耆老,土著部落选出的猎手,流民堆里认字的先生。每月初五开仓查账——”他抓起朱砂笔在麻纸背面疾书,墨迹透过纸背洇成红霞,“账本用汉文和部落绳结符号誊两份,贴到州府照壁最显眼处!让不识字的老妪都能摸着米袋数清粒数!”
张子轩的脊梁突然挺直了些。他蘸着唾沫翻到第二页对策,指头点在“军屯田”三个遒劲的楷体字上:“李司令拨了三个工兵营,昆士兰的红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