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349章 明州市委常委会第141次全体会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卷 第349章 明州市委常委会第141次全体会议 (第2/3页)

    就在众人都以为这个小插曲即将过去,会议将进入下一环节时。

    “邹书记,各位领导,我能不能补充汇报一个相关的情况?”

    一个平静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是郑仪。

    他不知何时已经放下了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沉静地看向邹侠。

    邹侠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点头:

    “郑秘书长请讲。”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位新任秘书长身上。

    马天祥也皱起眉头,不知道郑仪突然跳出来想干什么。

    郑仪没有看马天祥,而是面向邹侠和全体常委,语气平和却清晰有力:

    “刚才天祥市长提到的信访问题,特别是涉及重大项目征迁引发的矛盾,确实是我们当前维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正好,近期市委办督查室根据书记您之前的批示精神,对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几个重点开发区域的历史遗留征迁问题,做了一个初步的梳理和抽样调研。”

    他微微侧身,目光诚恳地看向邹侠,仿佛只是在例行汇报一项常规工作。

    “哦?有什么发现?”

    邹侠身体微微前倾,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

    他当然知道郑仪口中的“批示精神”是什么,那是他交给郑仪的那份厚厚材料里,隐含的众多待解难题之一。

    郑仪此刻拿出来,时机抓得恰到好处。

    显然之前按下两个议题只是个开始,他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主动出击。

    市委督办室根据书记的批示精神,那么市委督办室的顶头上司是谁,解释权在谁手里?

    当然只可能是郑仪。

    “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郑仪翻开手边另一个薄薄的文件夹,里面是几页打印整齐的数据和分析摘要。

    “许多所谓的‘钉子户’、‘老上访户’,其诉求并非完全无理取闹。核心矛盾往往集中在一点:补偿标准的历史落差。”

    他顿了顿,让这个关键词沉入每个人的耳朵。

    “比如,北河村区域,十年前第一批征地补偿标准是每亩3万元,五年前第二批调整到10万元,而按照当前最新的政策和周边地块价格,理论补偿标准应该达到20万元。”

    “这就导致早期配合征迁的农户,拿到的补偿远低于后期甚至现在‘钉子户’可能争取到的数额。早期农户觉得吃亏,后期农户则以此为由,要求‘补偿历史差价’或大幅提高现有标准,否则绝不搬离。”

    “开发主体,比如某些企业,”

    郑仪说到这里,语气极其自然,没有点名四海集团,但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往往倾向于按照他们介入时的‘现行标准’执行,甚至试图压低,对于历史落差问题,要么回避,要么试图用‘奖励速迁费’等小恩小惠来弥补,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回到邹侠身上:

    “这种因政策时序造成的补偿不公,已经成为当前征迁矛盾中最突出、也最难化解的症结。单纯依靠‘依法打击’强硬手段,可能短期内能清走几户,但会埋下更深的民怨,引发更广泛的质疑,甚至可能被炒作成‘政府与企业联手欺压百姓’的负面舆情,最终损害的是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明州的整体营商环境。”

    郑仪的汇报,数据清晰,逻辑严密,直指问题本质。

    他完全跳开了马天祥提出的“要不要强硬”的低层次争论,直接将问题拔高到了“政策公平性”、“政府公信力”和“营商环境”的层面。

    这一下,格局完全不同了。

    马天祥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从下口。

    他能说郑仪的数据不对吗?

    他拿不出反证。

    他能说补偿不公问题不存在吗?

    那是睁眼说瞎话。

    他能说政府公信力不重要吗?

    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他原本想借信访文件给四海系项目开路,却被郑仪用更高维度的分析直接堵死了,反而显得他之前的发言狭隘短视,只顾眼前项目,不顾长远大局。

    会场里一片寂静。

    几位常委看向郑仪的眼神,多了几分真正的重视和审视。

    这位新秘书长,不仅敢于否决,更善于破题,而且一出手就直指要害!

    邹侠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点:

    “郑秘书长反映的这个问题,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

    他目光扫过马天祥,语气沉凝:

    “天祥同志,信访维稳,根子在于化解矛盾,而不是压制矛盾。补偿标准的历史落差问题,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因为怕麻烦、图省事,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本该由政策完善和企业社会责任来化解的矛盾,推到对立面,让公安机关去冲在一线!”

    这话说得相当重了,几乎是在直接批评马天祥的建议是“怕麻烦、图省事”、“简单粗暴”。

    马天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邹侠继续道,目光看向郑仪,带着明确的委托:

    “郑秘书长,这个问题由你牵头!”

    “会同政研室、发改委、财政局、自规局、住建局,还有信访局,成立一个专项调研组!”

    “任务有两个:”

    “第一,全面摸底清查全市范围内因政策时序导致的征迁补偿落差问题,到底涉及多少项目、多少户、落差多大!”

    “第二,研究提出一个系统性的、兼顾历史情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解决方案和补偿指导原则!要既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体现公平正义,也要考虑财政和开发主体的实际承受能力,确保方案可落地、可持续!”

    “一个月内,我要看到初步方案!”

    “好的,书记!坚决完成任务!”

    郑仪毫不犹豫地应下,声音坚定。

    他心里清楚,邹侠这是顺势将破解“四海系”这类企业最常用“拖字诀”和“压价策略”的尚方宝剑,交到了他的手里!

    有了这个调研组和即将出台的“指导原则”,未来四海系再想在补偿问题上做文章、企图通过施压政府去“强硬清场”的路,就被彻底堵死了!

    他们必须回到谈判桌前,按照新的、更公平的规则来解决问题。

    这一回合,郑仪不仅化解了马天祥的攻势,更反手为刃,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极具杀伤力的主动权!

    几位常委的目光在郑仪、邹侠和马天祥之间微妙地移动,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较量。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郑秘书长刚才提的这个问题,确实点到了要害。”

    众人循声望去,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之遥。

    他方才被马天祥暗指“软弱”,此刻终于找到了反击的支点,更是顺势向这位展现出强大分析能力和书记支持的新秘书长递出了橄榄枝。

    胡之遥身体微微前倾,面向邹侠,语气严肃而恳切:

    “书记,正如郑秘书长所言,许多信访问题,根源在于初始的政策不完善或执行偏差,导致群众合法权益受损。事后单纯去堵、去压,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可能激化矛盾,酿成更大的事件。”

    他稍稍提高了音量:

    “我们政法委近期在梳理积案时也深刻感受到,很多长期缠访闹访的背后,确实存在值得重视的合理诉求内核。只是由于时间长、证据散佚、或者当年处理简单粗暴,导致问题淤积,当事人也积累了极大的怨气。”

    “因此,我完全赞同郑秘书长的判断!也坚决支持成立专项调研组,从源头上梳理和解决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