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其罪当诛 (第3/3页)
毕竟只要不傻,都知道李善长的地位,更何况朝廷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他举荐出仕的。
就连宋濂都得到过他的举荐,谁好意思反对他?
少数想要跟风的官吏,根本就没有掀起什么浪花,直接就被李善长的党羽给压下去了。
目睹了全过程,朱标却有了另一种感受。
李善长的威望确实够高,在朝中的势力也很庞大啊。
建设国子六学这种事情,本应该引起各派争斗的。
谁都知道这是宣扬自家学派,培养新势力,掌握话语权的最佳途径。
可是因为主持此事的人是他,各派系都表现的很平和,似乎一点其他欲望都没有。
自己还是有点小瞧他了。
至于李善长,在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得意。
皇帝还是知道,谁才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的啊。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此时,刘伯温的加急奏疏送到了乾清宫。
看到供词,朱元璋直接化身桌面清理大师,一把将御案上的东西全部扫落在地。
一旁的内侍吓的直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好啊,二十七万五千贯,只是不到一年,他们就贪了足足二十七万五千贯。”
“当初赵彦君是怎么和咱说的,为解君忧敢辞其劳。”
“还说要将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要用最少的钱,将凤阳皇城修的漂漂亮亮的。”
“他就是这么为朝廷节省钱粮的?”
说到这里,他激动的挥舞手中的奏疏:
“这可都是万民的血汗钱,他们怎么敢的?”
“欺君罔上,咱要夷他们三族。”
朱标也脸色难看,对周围内侍说道:“都退下,今日之事若传出去半个字,诛。”
内侍们如遇大赦,连忙离开大殿。
朱元璋对着空气发泄了一番,总算是克制住了心头怒火,将奏疏扔给朱标说道:
“你看看,你看看……”
“以前马钰说这天下的风气已经烂的不成样子,咱还有所怀疑。”
“现在咱才知道,比他说的还要严重。”
“杀,这次咱要将这些人通通杀了,正一正这股歪风邪气。”
朱标接过奏疏翻看了一遍,脸色也非常难看,真的是无法无天。
继续往下翻,当他看到都有那些人购买了皇城材料的时候,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等翻完,他劝道:“爹您先息怒。”
“这些人确实该杀,但我觉得此事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朱元璋瞪着他问道:“什么机会?”
朱标将奏疏翻到购买皇城材料名单那一页,说道:
“您看这里,四十七名罪犯全部都是豪强豪商,每一家都家财数十万贯。”
“自古以来婚姻就讲究个门当户对,与他们沾亲带故的也多是高门大户。”
“这可是夷三族的大罪,将他们的亲戚也算上,粗略估算这个数字还能扩大两三倍。”
“不但能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查抄的钱财加起来也得有千万贯之巨,可以有效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
闻言,朱元璋也顾不上生气了,盯着名单看了起来,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好好好,标儿你这个法子好。”
“不但被贪的钱百倍的拿回来,还能铲除至少百家豪强大户。”
“今日铲除几十家,明日再铲除几十家,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不成气候了。”
随即他眉头又皱了起来:“不过这些大户之间多有勾连,要防止他们造反。”
“还有一些是海商家族,也要防止他们提前得到消息,逃到海上去。”
“此事必须得动用军队,且各地同时动手才行。”
朱标也颔首道:“要不先让锦衣卫去调查清楚,然后再动手?”
朱元璋摇头道:“这消息瞒不了多久的,等锦衣卫查清楚,那些人早就察觉到异常了。”
“直接动手,按照名单抄家拿人。”
朱标迟疑了一下问道:“万一名单上有人是被冤枉……”
朱元璋打断他,肯定的道:“名单是真的,没有一个人是被冤枉的。”
朱标嘴巴张了张,最终还是点头道:
“爹说的是,这些人目无王法,辱及皇家,其罪当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