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122章 什么叫高情商(后仰) (第1/3页)
虽然省去了调查的环节,但朱元璋依然没有着急动手。
先给刘伯温写了一封信,让他继续调查克扣口粮案,迷惑其他人。
接着又将朱樉叫到宫里,让他动用锦衣卫,配合军方行动。
然后他就召见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人,方国珍。
朱标疑惑的道:“您找他做什么?”
朱樉也有些疑惑,方国珍投降已经两年多,在应天老老实实的,这会儿找他做什么。
朱元璋笑道:“方国珍当年可是海上一霸,各大海商的底子,他最为了解。”
“将这份名单给他看看,说不定就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
兄弟俩恍然大悟,但朱樉有些不屑的道:
“不过是一些商人大户罢了,用得着这么麻烦吗。”
朱元璋不悦的道:“狮子搏兔,亦需全力。”
“更何况大明才刚刚一统天下,人心未附。”
“一次针对如此多的豪强大户,很可能会引起反弹。”
“若是因为疏漏了重要信息,导致民乱发生,就得不偿失了。”
朱标深以为然,但朱樉依然觉得太高看那些人了。
刀把子在我们手里,还怕他们造反不成?
朱元璋看出了他的想法,心中也颇为无奈。
这个儿子之前真的被养歪了,虽然跟着马钰之后改变了许多,但有些毛病依然没有根除。
不过他也没有再劝,这种毛病口头教育用处不大,吃两次亏就改了。
很快方国珍就来到乾清宫,恭敬的向三人行礼。
按说,他完全没必要对朱樉如此客气的,但人老方主打一个能屈能伸。
他当军阀的时候,就八面玲珑。
一面和朱元璋交好,还帮忙购买战马。
朱元璋人在应天,却能组建骑兵,多亏了老方。
但方国珍又投靠元朝,享受着元臣的待遇。
帮朱元璋买马,用的就是元朝国公的身份。
后来朱元璋派兵讨伐,他被击败后逃到了海上,实在没辙了就写信投降。
那信写的也是一绝:
您犹如我的父亲,我是您的孩子。咱们俩的矛盾,那就是亲人之间产生了一点小摩擦。
俗话说,小杖受,大杖走。
您训斥我,我恭敬的听着。您派人来打我,我只能跑了。
我要是不跑不就被打死了吗,那是陷您于不义啊。
朱元璋看过之后,果然深受触动,写信责备了他一番,然后允许他投降。
还给他封了官,不过是虚职,只享受俸禄。
但不管怎么说,他算是元末军阀里,少有能得善终的了。
大明新礼法制度,在马钰的影响下,亲王、公主位同一品。
大臣见到他们,只需要行上下级的礼仪即可。
如果是一品大员见了他们,只需要简单的客气一下就可以。
方国珍毕竟是投降的军阀,给的级别还是挺高的,完全不必要向朱樉行大礼。
但他依然这么做了,而且做的非常自然非常诚恳。
任谁见了,都觉得这是个实诚人。
朱元璋脸上也是堆满了笑容,等他行完礼主动开口道:
“国珍,最近过的如何?有什么需要就和咱说,别太委屈自己了。”
方国珍感激的道:“谢陛下关心,臣在应天吃的好睡的好。”
“这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哪会委屈。”
朱元璋大笑道:“苏秦曾言,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今有国珍你说,若当初能有安生日子,哪会起兵造反。”
说到这里,他也长叹一声道:“国珍你这话说到咱心坎上了。”
“当年若是能有口饭吃,谁会去干这掉脑袋的买卖。”
方国珍也跟着附和,回顾当年的不易。
总之一句话,活不下去了才造反,元朝无德当灭。
不过最后他恭维道:“臣造反是求生而已,陛下起兵乃天命使然,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璋摇头笑道:“你啊,就是能说会道。”
一旁的朱标则心下佩服,难怪父亲能接纳方国珍,这情商确实很高。
朱樉则直撇嘴,太没骨气了,还是老马那样的让人佩服。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朱元璋才步入正题。
将那份名单递给他,说道:“这些人里面,可有你熟悉的?”
方国珍打眼一扫,发现确实有不少都是自己熟悉的豪强,心中就是一咯噔。
这些人造反了?还是皇帝怀疑我和这些人有瓜葛?
朱元璋似是看出了他的想法,主动将凤阳皇城案大致讲了一下:
“……这些人多来自于东南,咱想问问你,可知他们的底细。”
方国珍这才放下心来,同时也为这些人的行为感到震惊。
这种事情都敢做,真的是太不要命了。
想了想,他回道:“这些人大多都是当地豪强,实力雄厚。”
“元末虽然没有割据一方,但不少人家都建了坞堡,养了许多私兵。”
“所以他们向来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我听闻有些人家甚至私下使用阉人。”
“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无法无天,竟然敢偷买皇城建材。”
朱元璋眉头微皱,看来事情比他想的要严重的多。
朱标和朱樉都震惊不已,建坞堡养私兵,还用阉人。
这是真把自己当土皇帝了,难怪敢买皇城材料。
朱标不禁说道:“难怪表弟一直说,天下的礼法制度已经彻底崩坏。”
“南方的宗族士绅势力,比我们想的还要强大。”
朱樉也点头表示认同,此时他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要动用军队了。
又为何会找方国珍来打听情况。
若是不把这些搞清楚,就贸然去抓人,恐怕真的会东南生乱。
想到这里,他后背不禁生出了冷汗。
难怪老马一直说我太自傲了,看来确实有那么点啊。
方国珍心中则是感叹,马钰的地位果然不一般啊。
太子当众喊他表弟,这是真没拿他当外人。
实在让人羡慕。
可惜了,我身份太敏感,要不然说啥都得和他认识一下。
之后方国珍就将名单上,自己知道的人讲了一遍。
朱元璋一一进行了标注,尤其是那几家在海上有势力的,更是重点标注。
方国珍讲完之后,就很识趣的主动告退离开。
朱元璋也没有挽留,而是再次叮嘱若有需要就说,不要太过委屈自己云云。
等他走远,朱元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