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西巡路上 (第3/3页)
好好休整,下次好好休整便是回到临州了,莫要怪某未曾提醒汝等。”
“哈哈哈哈……”众人闻言爽朗笑出声来,毕竟对于他们这群时常风餐露宿打仗的人来说,这些日子还远远称不上困苦。
刘继隆自然也知道,所以这句话只是将话题岔开罢了。
在众人的笑声中,他带人返回了长安城,而昔日繁华的长安城,经过京畿道京察和大汉迁都等事宜,如今虽然依旧繁华,但始终无法恢复到开元鼎盛时的巅峰。
刘继隆前往太极宫休息,将大明宫留给了随行的李佾。
随着他们入主长安城的消息传开,太极宫外求见的群臣不在少数,但刘继隆一概不见。
他清楚这群人的小心思,若是年轻时,他可能会庇护他们,但他现在已经老了。
有些事情他不解决便罢了,若是还要包庇,那就是祸国殃民了。
草草休息数日后,刘继隆便继续出巡河西,而他出巡的沿途动向,基本都被人禀报给了洛阳的刘烈。
不过如果没有刘继隆点头,刘烈也没有办法知道的那么详细。
“看来阿耶还算满意……”
洛阳紫薇城东宫内,刘烈看着手中书信,不知为何松了口气。
在他面前,眼下尽皆都是正五品高官的郭崇韬几人则是纷纷点头。
“京察虽然有牵连无辜之嫌,但比较所除之恶,那便不算什么了。”
郭崇韬开口说着,严可求也继续说道:“北边有消息传来,契丹与室韦交战于平原林地,遥辇氏死伤不轻。”
“不过迭剌部实力不足,接下来应该是乙室已部占据上风。”
对于严可求这番话,刘烈则是开口道:“不管何部占据上风,只要不袭扰吾大汉疆土百姓便可。”
“话虽如此,却还是得制衡各部,让他们无法太平下来。”严可求补充着,同时继续说道:
“沙陀与党项相融,如今更是北上与黠戛斯交战。”
“臣以为,沙陀李氏本就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朝廷兴许该选择黠戛斯其中一部扶持,以黠戛斯制沙陀李氏。”
“嗯……”刘烈颔首,对于沙陀他还是有些在意的,毕竟这些年沙陀的发展确实不慢,且早年还怂恿过奚部南下入寇。
如果放任沙陀统一漠北,日后沙陀必然会南下入寇。
尽管刘烈不认为沙陀能对如今的大汉造成什么伤害,但若是能将沙陀按死在漠北,那总比坐视不管要好。
“此事,某明日会令内阁拿个章程,派遣礼部官员北上与黠戛斯交涉的。”
“听闻西边的回鹘与葛逻禄结盟,此事是否属实?”
回鹘与葛逻禄结盟,此事是河中(中亚)商人带人的消息,也确实令刘烈感到了几分棘手。
如果回鹘和葛逻禄真的结盟,那拉出几万骑兵袭扰北庭还是能做到的,而北庭只有一万五千汉军。
算上安西和驻守于阗、仲云两国的驻兵,整个西域也不过三万兵马,需要守住如此广袤的疆土,自然力有不逮。
只是在西域养兵过于昂贵,三万汉军已经是大汉能维持的最多兵力了。
“此事已经派人探索,想来岁末前能有所收获。”
郭崇韬回答刘烈,同时带来了则坏消息:“殿下,南诏臣服过后,去岁入冬后便开始南下进攻骠国。”
“臣以为,朝廷可以此机会招抚骠国诸城作为朝廷臣属,以此牵制南诏。”
“牵制?”刘烈皱眉,他想要的不是牵制南诏,而是彻底出兵灭亡南诏。
若非大汉治下的云南实力不济,无法支撑大军远征,兴许他早就请示自家阿耶出兵了。
想到此处,他不免有些不甘心,而郭崇韬则是与严可求对视,不由在心底叹了口气。
自家这位殿下,似乎随着地位不断稳固,曾经的许多缺点也在逐步放大。
“罢了,此事便交由二位先生吧。”
刘烈将他们的动作尽收眼底,只能收心佯装不在意,而卢质则是开口说道:
“殿下,如今海内外太平,陛下想要的后嗣之君,理应是守成为主,而非开拓之君。”
“朝廷需要开拓,但这份开拓之心万万不可由殿下表露出来。”
“某知晓了。”刘烈没想到自己表露的那么明显,随即点头听从了卢质的建议。
他的缺点明显,优点也明显,对于自己的四名属官,他还是十分信任的,也听得进去建议。
若非如此,刘继隆也不会选择让他来监国。
京察是考验,京察同样是考验,想到此处,刘烈询问道:“赵先生在江南京察的事情,眼下操办如何了?”
“甚好!”郭崇韬拔高声音,瞬间冲散了刘烈刚才的不愉快。
见刘烈饶有兴致的看向自己,郭崇韬继续说道:
“江南本就是世家豪强居多的地方,加之昔年又招抚了不少前朝旧臣,问题并不比两畿小。”
“以延吉(表字)奏表来看,朝廷必然会在江南收获甚多,届时江南牵连之人可尽数迁徙岭南,而岭南牵连之人,则可尽数发配安南。”
“如今安南虽有五十万口,然六成多为蛮民,汉民不过四成。”
“若是能将岭南汉口尽数发配安南,朝廷日后兴许能收复南边的占城,为日后下南洋做出准备。”
郭崇韬的话,很快引起了严可求、卢质的认可。
随着海军舰队探索美洲归来,刘继隆也自然而然的将完整的《天下舆图》给张贴在了贞观殿,同时送出副图给刘烈。
此刻这张副图挂在刘烈身后,众人都能看到至关重要的马来半岛。
在海贸不断兴起的情况下,如果能掌控马来半岛,那无疑掌握了南洋的香料和西洋的金银。
这些事情,刘继隆都与刘烈交谈过,刘烈自然也会询问郭崇韬几人,以此来让自己回应得更加得体。
可以说,大汉未来的走向,早已在刘继隆、刘烈这对父子的交谈中定下了。
“阿耶说过,不论是南洋还是东边的东洲(美洲),最好皆以商贾先行为主,待他们开垦出耕地,朝廷再以庇护他们为由,南下、东进。”
“不过……”刘烈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些都需要人口,而朝廷移民实土也需要人口。”
“是极。”严可求点点头,随即说道:“正因如此,臣等才谏言殿下勿要表露开拓之心。”
“若殿下表露开拓之心,陛下定然会询问诸多事宜,臣等与殿下对海外皆不甚了解,避免多说多错,理应表露守成之心。”
“守成虽无法令陛下满意,但也总比毫无章法的开拓要好。”
“前隋炀帝、前唐高宗尽皆如此,皆非陛下所喜之开拓。”
严可求说罢,刘烈面色渐渐凝重,而郭崇韬见状则是说道:
“若是陛下询问殿下该如何开拓,殿下理应以庇护百姓太平作答。”
“若陛下继续追问,那殿下则是可以大军出兵,移民实土为主策回应陛下。”
刘继隆喜欢的开疆拓土方式,早在这些年里被群臣摸了个清楚。
不主动对付人口大国,即便对付也是点到为止,绝对不会盲目的灭亡对方。
如大汉攻打契丹、渤海、南诏……皆是这个路数。
不过郭崇韬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路数确实不错,起码如今大汉所开拓的疆域中,汉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只要汉人多而蛮民少,蛮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为汉人,反之亦然。
“某知晓了。”
刘烈有些不自然的应下,郭崇韬见状松了口气,随后便与刘烈商量着将这些处理过后的奏表发往陇右,让皇帝阅览后再操办。
不多时,快马疾驰走出了洛阳城,而与此同时的漠北也随着时间推移而积雪融化,长出了嫩绿的草芽。
“唏律律……”
当马匹低头将刚刚长出的草芽咀嚼咽下,俱伦泊以西正疾驰千余骑兵而来。
穿着素衣的李克用坐在马背上,面前抱着个同样穿着素衣的小娃娃。
当远处的骑兵疾驰归来,周德威从中脱颖而出,径直冲到了李克用面前才翻身下马,对他作揖道:
“陛下,我军大破阿尔普,阿尔普率残部西逃,我军俘获十余万众,牛马数十万。”
“夏王正在收降,末将率先返回报捷……”
周德威的语气微微发颤,这是他们流落漠南以来,第一次正面出击并击败十余万众的大部落。
击败阿尔普,夺取弓卢水的千里草场,打破黠戛斯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种战果,他们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打出来过了。
“甚好……”
李克用微微颔首,三十一岁的他在不久之前刚刚失去了自己的阿耶,正因如此才穿着素衣守孝。
“阿尔普不过虫豸,不过此次他西逃,必然会引起李铮、李杲的防范。”
“唯有击败李铮、李杲,我们才能统一漠北,南下漠南。”
李克用朗声开口,语气却有些落寞。
周德威闻言,当即便作揖道:“陛下放心,末将定会与夏王击败李铮、李杲,辅佐陛下重回中原!”
“中原吗?”李克用沉默了。
返回中原这件事情,似乎早就从他的脑海中消失,如今的他只想着统一漠北,南下漠南。
若非周德威提醒,他似乎都将重回中原的事情忘记了。
想到此处,他不由低头看向了自己身前的那孩童,而孩童感受到目光后,也忍不住抬头与其对视。
二人对视间,李克用不知为什么,忍不住开口道:“亚子、阿耶统一漠北,汝日后代替阿耶进军中原,好吗?”
李亚子不明白自家阿耶的具体意思,但他还是点头道:“嗯!”
“好!”见李亚子答应,李克用脸上难得浮现笑容,接着远眺俱伦泊与俱伦泊北部的那座城池。
他不如刘继隆,但他比刘继隆年轻,而他的亚子也比刘继隆的儿子年轻。
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人,两代人不行就三代人。
迟早有一天,他们李氏会重回中原,重新树立起大唐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