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2章 被颠覆者的反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062章 被颠覆者的反击 (第3/3页)

格下探,死死守住性价比和女性代车的标签,避免与星愿正面交锋。

    而今年增程市场上的黑马长安,则对外宣布进行战略调整,强调深蓝S03以及即将推出的S7的差异化优势,试图避开纯电市场的直接厮杀。

    不过长安这种表态,并没有被多少人认可,增程式说白了依旧只是一个替代产品,虽然被市场认可,但是他的核心定位是没有变的。

    消费者之所以选择增程式,除了冰箱彩电大沙发之外,其核心的逻辑不过是在没有续航焦虑的情况下体验纯电的驾驶乐趣,在电池技术持续突破,电车价格下探的情况下,增程式的市场必将回归它的原始定位。

    相对于国产品牌的快速应对,合资品牌当中,反应最快的还是大众汽车,ID3的价格一降再降,尉来以及BYD的崛起,让大众意识到国内市场的技术内卷速度远超他们的预期。

    除了针对车型的直降之外,大众也加速了针对国内市场纯电平台的研发进程,并且试图与更多的国内科技公司合作,以弥补在智座舱和智驾方面的短板。

    “嘿嘿,檀总这波倒是给我们助攻了。”

    技术内卷的升级,A0级市场的惨烈,对于新势力品牌影响不大,闻界,赛力斯以及小朋庆幸于自己的市场定位,避免了这场血腥的肉搏战。

    对于何小朋而言,这场战争给了他们意外的收获,大众突然加速了与他们的谈判进程,此前小朋汽车试图跟大众达成合作,但是对方似乎有些看不上他们。

    不过,这一波技术内卷,让大众意识到了他们在智驾系统方面的薄弱,与小朋快速达成合作,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双方的谈判,被拉到平等待遇,让何小朋压力骤减。

    比起大众,日系三强的感觉就是迷茫,在电动化进程当中,日系主要依赖于油电混动HEV和BZ4X等试水作品,技术路线与国内完全不一样,本来就不受欢迎。

    星愿的出现让他们陷入更深的战略迷茫,而将资源集中在ZG企业的优势项目,除了不甘心之外,他们也有如同福特一样的感觉,那就是胜算几何。

    “要么加速进化,要么彻底出局。”

    吉利老总在某次采访当中,就星途星愿的横空出世表露出目前行业的残酷性,吉利旗下的银河系也有如同星愿一样的车型推出,只可惜他们的技术还是慢了一拍。

    这款依旧还是内部代号的A0级车型,目前看来想要不至于胎死腹中,那就只能升级配置了,星愿的出现让8万元至12万元价位段的产品价值标杆被重新定义。

    今后所有后续新车都必须以星愿为对标对象,提供同等甚至更强的配置,否则根本无法定价。

    比起BYD,吉利受到的损失要小一些,目前他们在A0级市场上的几何车型,其实已经处于放弃状态了,而新推出的熊猫MINI,对标的也是宏光MINI,受影响也比较小。

    唯一受影响的就是研发当中的车型需要加大投入,海鸥的惨烈让所有传统车企第一次见识到尉来的真正实力。

    无论是当年的悦驰A1以及后续的各类车型,除了L系列之外,尉来其实始终扮演着市场跟随者的角色,市场定位精准,产品富有前瞻性,以质取胜。

    在传统巨头的眼里,尉来与其说是他们的同类,倒不说是另类的“新势力。”有一种出奇制胜的感觉。

    L系列是尉来第一次亮出自己的肌肉,打得BBA找不着北,但增程式毕竟争议明显,其在整个汽车产业里的市场份额也有限,对于传统车企的基本盘威胁不大。

    星途S01是尉来第二次秀肌肉,冲击着传统巨头的基本盘,而星愿的出现,则是给他们这些传统巨头狠狠的上了一课。

    这波下来,所有的车企都开始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架构决定天花板。

    自研先进的纯电架构不再是可选项目,而是生存的必需品,行业会集体加大在平台化,一体化压铸,高性能电驱等领域的投入。

    吉利的浩瀚平台,也升级了待遇,加速研发进程。

    “如何评价星愿?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至少能够提升一到两年,檀总以及尉来在这方面的贡献值得肯定。”

    虽然被暗地里捅了一刀,但是面对公众,舒服哥还是保持着自己的风度,不过这跟尉来一直以来不直接攻击竞争对手的营销战略也有关。

    不然的话,谁都无法保持风度,包括BYD在内,哪怕被打得这么惨,其高管也没有公开的攻击尉来,以免落人口实。

    星愿居高不下的热度,七月份预期2.8万辆的交付量,让媒体从热捧到分析,各式各样花式的解读当中,颠覆二词的出镜率是最高的。

    而星愿的热度也引起了工信部的重视,对于星愿这款产品,工信部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将其成功视为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和品牌向上的典范。

    发言人直言国内车企已经具备打造全球领先技术架构的能力,星愿也成为官方对外宣传“ZG智造”的新名片。

    不过在私下里,也表露出潜在的担忧,连续由尉来引发的价格战是否过于的惨烈,是否会导致行业恶性竞争,大量企业的亏损,也影响整体健康发展。

    另外,星愿的热销也会带动核心供应商的扩张,官方也要评估这是否会造成关键供应链的紧张或新的垄断。

    另外中汽协等机构,也对星愿的数据进行解读以及发出新的行业预警,公开呼吁行业应避免恶性价格竞争,聚焦于技术创新和价提升,这背后又是各大车企之间的较量。

    “逼死弱者,打醒强者,吓懵慢者。”

    七月下旬,随着ZG汽车报以这样的标题来评价星愿的出现对行业造成的影响,星愿以及尉来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创办于1984年的汽车报,现归属于RM日报旗下,品牌价值超过180亿元。

    “压力重重啊。”

    报道面世之后,檀锦程深深的叹了口气,车企之间的竞争从来就不只是某一款车型那么简单,而是全方位的,包括舆论。

    “捧杀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