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被颠覆者的反击 (第2/3页)
家的粉丝哪怕知道,也会趋之若鹜,毕竟偶像能够与大企业合作,也是他们对外炫耀自家偶像的资本。
星愿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交付问题,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催单,他某音账号评论区每天高居不下的催单热情,两个月以来,檀锦程已经无数次出现在星途工厂了。
在营销上,檀老板也学了一次马斯克,当年马斯克因为产能问题,直接睡在德州工厂,狠狠的秀了一把,时隔多年,檀老板也把这招搬到了中文互联网上。
某音里,檀锦程身着尉来工服,睡在星途工厂的照片秀,在七月初为炎热的天气再添一把火。
拧螺丝成了互联网名梗。
“已经在火力全开了,这个月产能应该可以提升到三万辆,我们内部会继续优化产线。”
“嗯,先多卖卖,后续应该没那么多的好日子了。”
上市即爆款,星愿这个阶段的销量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在热度之下会有不少冲动购车的群体,工厂的产能爬坡能力就是这一时间段的输出结果。
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终端不需要任何的优惠,甚至可能会出现加价提车的现象。
星愿最初设计的月最高产能就是三万辆,能够快速爬坡,檀老板也没什么好再要求团队的了,但是在现有产能上做出一些优化,多生产一些,把前期的订单消耗掉还是可以试试的。
前期十几万辆的初始订单消耗,按照目前的产能规划,大概需要三到四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到时市场也回归理性了。
九月份之后的销量,才是真实市场需求,各大巨头们显然不可能坐视不管,四五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他们推出反制规划了。
“我们必须以全面战争的姿态,来应对星途两款车型的冲击。”
星途两款车型,覆盖A0至A级,这两款车型可是年销量60万辆的预期,加上星河P系列的辅助,还有尉来近期推出的一些混合动力车型。
仅仅在这一个市场,尉来就能够拿下近百万辆的销量,而这些,原本至少会有一半是属于BYD的。
海鸥已经受到了巨大冲击了,而紧跟其后受到冲击的就是海豚的入门版本,由于入门版本跟星愿高配版本的价格重叠,差不多的价格与其买海豚的入门版本,倒不如考虑一下星愿的高配版本,在部分消费群体当中盛行。
后驱版本,带智能化的,虽然牺牲了一定的空间,但驾驶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对海洋网造成致命打击之外,BYD最担心的还是对元PLUS会造成潜在影响,这一点他们需要尽快拿出一个评估策略来。
作为BYD的全球战略车型,元PLUS定位略高于海豚,但星愿的出现会让一部分消费者觉得海豚不够高级,又觉得元PLUS超预算。
而星愿,就是一个完美的平替产品,元PLUS的团队已经在空间和SUV属性上进行优化了,试图通过配置微调来保持吸引力。
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星途团队已经对外宣布将跟进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星途S01与星愿两款车型将尽快登陆海外市场。
BYD的根本逻辑是E平台3.0的技术领先性,10万元至20万元的市场统治力,及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带来的利润持续增长,星途用两款车型,动摇了BYD这一逻辑。
七月中旬,海鸥宣布将推出运动版,运动版不是简单的增配,而是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在性能方面,BYD在运动版上换装了更大功率的电机,弥补动力上的巨大差距。
另外,运动版对中控屏尺寸和车机芯片都有升级,还改善了内饰材质,提升科技感和质感,在保留低价版本的同时,BYD推出价格与星愿入门版接近的高配车型,提供一种差异化选择,试图夺回部分追求性价比但又不甘于基础配置的用户。
海鸥运动版官宣的同时,互联网上也多了强BYD核心优势的自媒体,此外关于星愿的攻击也多了起来,作为新车,星愿是有着一定潜在风险的,可靠性未经市场长期验证,这些是无法回避的。
用这种方式攻击星愿,试图唤起消费者的谨慎心理。
“跟上,越来越有意思了,有一种战国时代的感觉啊。”
从四月份沪市车展开始,周傲进入到高强度工作状态,密集的营销以及公关,让他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当互联网多出很多关于星愿新车的攻击之时,尉来的公关团队也早就准备好了应对策略。
在“黑料”增多的情况下,尉来对于星愿的核心宣传,从星愿本身上升至星驭架构。
“星愿并非是一款凭空诞生的新车,而是基于尉来180亿元的研发投入,已经拥有ES8以及路特斯验证过的全球顶级纯电架构,他的安全标准,可靠性验证体系与这些高端车型是一脉相承的。”
“实际上大家担心的问题,早在三年前星驭架构就已经解决了,星愿传承的是经过市场验证的顶级安全基因。”
从檀锦程而下,尉来所有高管统一口径,对于外界的攻击始终保持着技术自信和从容姿态,另外借助于包括C- NCAP,中保研等权威第三方的碰撞测试,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大规模宣传,回击了互联网的质疑。
当然,除了舆论方面的反击之外,尉来提供超乎预期的保障,才是让用户难以割舍的,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整车6年/15万公里超长质保。
365天内出现特定质量问题无条件退换车。
“我们敢于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自信,用最为彻底的保障,来消除您的一切顾虑。”
星愿的广告当中,增加了这样一条广告语,出现在各种场合,这一场舆论的相互反击,背后参与的车企可不止一家。
“不要点名,不要陷入骂战,这并非只是针对于BYD的车型,我们要做的就是扩充自己的基本盘,用实际数据来回击各种质疑。”
BYD内部制定了“全面战争”计划,来稳固自己的基本盘,其他车企业的反击同样也没有落下。
在海鸥官降之后,五菱缤果也紧跟着官降,并宣布推出青春版等配置更低的车型,将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