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38弹劾冯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1538弹劾冯保 (第1/3页)

    魏广德这边和张科刚说完事儿,外面芦布又拿着一份奏疏急匆匆敲门进来。

    “怎么如此没规矩,本官正和张大人说事儿。”

    魏广德没好脸色看了眼芦布,呵斥道。

    不过说完话,魏广德也注意到芦布貌似脸色也不大好,有些强颜欢笑的认错赔不是。

    “好了好了,到底怎么回事儿?”

    魏广德摆摆手,先冲张科笑笑,这才看着芦布问道。

    “老爷,这是徐学谟徐尚书上的奏疏,那边让送到这里。”

    说这话,芦布把奏疏双手捧到魏广德身前。

    “礼部,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嘴里虽然这么说,可手上动作不慢,接过来直接就打开看起来。

    不过只是一眼,魏广德脸色就更变得精采无比。

    他此时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怎么,虽然早有预料,但是由礼部尚书上这道奏疏,他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善贷,出什么事儿了?”

    见魏广德面色如此变化,张科好奇问道。

    “你看看吧,徐尚书亲自上场,弹劾他的老上司了。”

    魏广德苦笑道,之后更是压低声音小声提了句,“叔大想用潘晟维持朝局的希望,怕是要落空了。”

    “嗯?”

    张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不过还是伸手接过魏广德递过来的奏疏看了眼。

    弹劾奏疏,徐学谟上奏弹劾潘晟的奏疏,和雷士桢等科道弹劾的理由一模一样,“结党营私”,这是要把潘晟往死里整。

    虽然大家都知道存在党派,但是绝对不会有人承认结党,这是朝廷大忌,朱元璋、朱棣都因此曾经大开杀戒,严禁朝廷勾结成党。

    如果说科道御史是疯狗,话最多信一半,那徐学谟的弹劾可就有分量多了,何况他还和潘晟在礼部共事过,他的弹劾杀伤力十足。

    何况还是礼部尚书,半个阁臣,对皇帝的影响力自然也不容小觑。

    “他们这是.”

    张科只是张嘴说了这么句,就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说了。

    “这事儿,当初如果叔大留京,等到潘晟到了再走,或许他们就不敢造次了。

    可偏偏他的身体扛不住了,只能匆匆赶回江陵去,可不就给人逮住机会,乘着人没到往死里弹劾。”

    魏广德叹气道。

    “那这事儿,我们要不要保一保他?”

    张科小声问道。

    “你和潘大人有旧?”

    魏广德狐疑道。

    “没有,你不是说张江陵推荐潘大人入阁,就是为了稳定局势。

    他之前改革章程过于刚猛,需要潘大人这种在士林影响力巨大而又做事温和的人调和一二。

    何况,潘大人,似乎也是支持、理解张江陵决策的。”

    张科小声答道。

    “是啊,当初潘大人确实不反对,包括禁书院,他虽然有意见,但也没有坚决反对此策。

    这或许就是他看着潘大人的缘故,而且还想让他继续维持那些改革措施,即便收回一些,大抵框架不会动。”

    魏广德轻笑道,“可是,他想不到别人也盯着这个阁臣的位置啊。”

    “不让潘晟入阁,那一旦下面反弹,那就得大人出面维持那些措施了。”

    张科小声提醒道。

    魏广德看了眼张科,只是笑笑,显然对此并不放在眼里。

    实际上,下面那帮人因为利益受损,在张居正离开朝堂后肯定要反攻倒算的。

    不过,张居正能压住他们,凭什么就认为他魏广德压不住他们。

    何况,魏广德还可以带着他们发财。

    魏广德自认为对付这些人的手段多的很,没必要往死里磕。

    利益交换,改革措施是朝廷的基础,肯定不能动摇。

    但,用其他利益补偿他们不就行了。

    身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张居正相当清楚为政之道在于“张弛有度”。

    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他不得不采取了打击反对改革的官吏、禁毁天下书院等强力手段。

    但是这些手段必然会制造出各种矛盾,所以他去世后必须要有一个态度温和的接班人来缓和这些矛盾,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持续下去。

    潘晟,就是张居正选中能调和矛盾的人。

    而潘晟当初离开朝堂,根本原因就是张居正不愿意那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