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38弹劾冯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538弹劾冯保 (第2/3页)

让他入阁。

    现在,张居正临死前举荐他,应该是可以抵消掉潘晟心中怨气的。

    这些,当初魏广德几个老乡钻到一块,他就这么分析过。

    “潘晟到京的话,可能会把这潭水搅的更浑。

    有张四维、冯保两伙人争抢他留下来的实力,就已经鸡飞狗跳了。”

    魏广德笑着表达了他的态度,他也不希望潘晟到京。

    朝廷这几届礼部尚书都比较执拗,很不好打交道。

    所以,朝廷已经有段时间没有礼部尚书入阁的事儿了。

    “如果,他们还是一股势力,拧成一股绳,我还真没底能都过。

    可现在不是了,呵呵,其实我也担心他来了,会把那些摇摆的人都拉拢过去。

    现在这样四分五裂是最好的,而张江陵看中的人不能到京,那他下面的徒子徒孙各自寻找靠山也不算另投门下。”

    张科听魏广德这么说,一下子就想到包括张学颜等人。

    一些人已经投过来,但还有更多的人没有明确态度,或许就是在等张居正举荐的潘晟到京,然后汇聚到他门下。

    “如果他们办成了,潘晟倒台,那下一个人就是吏部王国光。”

    魏广德又点出一个人名,他应该就是在等潘晟。

    “那你打算如何票拟?”

    张科晃晃手里的奏疏,问道。

    “不票拟,直接送陛下处,让他来断。”

    魏广德笑道。

    本来弹劾阁臣的奏疏,内阁避嫌都不会票拟,只是潘晟虽然被举荐入阁,但终究没走完全部程序,现在不过是被皇帝召回。

    “看他们斗,我们不要管。”

    魏广德开口说出自己的打算,张科也只是微微点头,没有接话。

    如果说雷士桢等人的弹劾只是开胃菜,当传出礼部尚书徐学谟也弹劾潘晟“结党”以后,据说吏部尚书王国光直接冲进礼部大堂,和徐学谟在值房里爆发激烈争吵。

    曾经也是众正盈朝的“张党”,此刻几乎已经土崩瓦解,只剩下王国光一人支撑门面。

    连礼部都反对张居正举荐后,次日一早,魏广德又听说给事中张鼎思、王继光、孙玮、牛惟炳以及都察院御史魏允贞等七、八人再次上奏弹劾潘晟。

    已经有十多份奏疏反对潘晟入阁,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老爷,张鲸和张四维此时就在广和楼听戏,进的一个包厢。”

    魏府书房里,张吉小声汇报刚收到的消息。

    “张鲸.”

    魏广德略微吃惊,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张四维就已经选好内廷的人了。

    这几次觐见皇帝,魏广德都注意到万历皇帝身边那个尖嘴猴腮的随侍太监,据说把皇帝伺候的很好,很得宠。

    倒是冯保,他在万历皇帝面前,或许更多的还是从小就养出来的威势,毕竟一直承担着照顾和教育皇子的重任。

    现在的冯保,已经不跟在皇帝身边伺候了,更多时间都是在处理司礼监和宫中贵人吩咐下来的差事儿。

    “这事儿,还真有点麻烦。”

    魏广德可不会认为就是个小太监,成不了什么风浪。

    掀起风浪的太监太多了,前有王振,后又魏忠贤。

    大明朝的太监,可都不是省油的灯,有时候是真能够欺骗皇帝,玩弄皇权的。

    张四维选的这个宫里的合作对象,是真选的好。

    太监贪财,张四维家里刚好就不缺这东西,可不就一拍即合。

    “盯着他们就行了,别的不要多管。”

    魏广德开口吩咐道。

    “可是老爷,张四维会不会联合张鲸对老爷不利?”

    一个次辅,如果真勾接皇帝身边的太监,自家的首辅老爷还真有点悬。

    张吉已经不是崩山堡里读书不成的穷小子了,这些年在京城,已经见惯了官员的潮起潮落。

    官员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们的下人。

    张吉想要过得好,那就得自家老爷过得好。

    所以,魏广德不担心张四维和张鲸的勾接,张吉担心啊。

    “他们的目标是冯保。”

    魏广德看了眼张吉,笑着对他解释道,“张鲸虽然取代不了冯保,可却可以借机上位。

    只有把张鲸的地位稳固了,张四维才能图老爷我屁股下面的椅子。”

    “呵呵,那张太监也是想多了,冯公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