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致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致书 (第1/3页)

    一直到殿上天子和太后批准,讨伐党项的国策后,章越心底还是有几分打鼓,甚至有后悔的冲动。

    颇有‘难道大事就这么定下,你们不再反对一下吗’的想法。

    功高震主的道理他不是不知道。

    无论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他见过不少人,将下面能力最强的人扶上去,结果被对方取而代之。

    对方心底从未服过你,将你的提拔视为能力所及,而不是你的提携。

    然对于章越而言‘材大古难用,功高忌更多’也是颠不破的道理。

    要不是辽国和党项外部威胁存在,自己走不上如今这个位置。

    众臣退下后,章越留身。

    天子向章越问道:“司空,不知公西征之后,朝政可以委托给何人?”

    垂帘后的皇太后亦道:“章卿试言。”

    章越差点脱口而出。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不过这只是想想,章越道:“眼下右仆射之位空缺。”

    “门下侍郎苏颂可为右仆射、尚书左丞黄履可为门下侍郎、至于尚书左丞……臣举荐御史知杂事范纯仁!”

    天子闻言讶然,他虽是十四岁的少年,但身在宫中整日与章越这般善于玩弄人心的大臣打交道,心智成熟过人。

    他当即问道:“章卿率几十万大军,远征党项,不应留下心腹良臣吗?”

    “这范纯仁据朕所知是反对此番西征的。”

    章越点点头,官家看来也逐渐深明道理了。

    自古大将远征,最忌后院起火,所以他要在这时让吕公著出外。

    内廷皇太后对西征之事不坚定,外朝若吕公著仍在,恐怕大军刚出汴京,金牌就追上来了。

    “启禀陛下。”

    “治国之要,首在于揉顺异己。”说到这里章越顿了顿道:“陛下,别说是臣,就算身为天子,任何时候都有反对你的,甚至敢与陛下唱反调的官员,这时陛下要如何处置呢?”

    天子问道:“朕当以宽厚仁德之心包容!”

    章越道:“陛下圣明仁厚,仅这一点已胜过多少古之君王了。”

    “遇到异己,首先便着手铲除,这是很多治事不深之君王首选。还记得臣当初与陛下如何说,为何还要用司马光一派的官员吗?”

    天子道:“朕记得。”

    章越道:“道理如出一辙,遇到异己便着手铲除,容易让异己者抱团,为君者首先当分而治之。”

    “有其才者,有能者可以委以差遣,观其事而上下。办得好的,自是要赏,不好则要处罚。如此成与不成,皆是陛下之福,国家之利。”

    “为何祖宗定下异论相杂的制度?在于对朝局持异论者必须善于使用。试想若朝堂上都是依附陛下之臣如何?那么除非陛下决断能事事正确,否则一旦出事则必是陛下受其责。”

    电视剧常有一下子将政敌全部铲除了,固然看得是舒爽。但问题之后还有问题,外部没有敌人之后,内部就要自相残杀。

    老谋深算的政治家绝不会这般,而是在于选择如何持异论者。

    章越继续道:“似辽主那般钱钞伪制,因而闹得民不聊生。辽主心底也有后悔之意,本意要召集官员废除钱钞。”

    “结果官员议论之下指责辽主过失,辽主恼羞成怒将批评官员全部罢官流放,反而继续推行钱钞。”

    “君王因错误的内政决策,而导致外交上出现重大错误比比皆是。望陛下必须引以为鉴。”

    天子点点头道:“司空金玉良言,朕记住了。”

    章越道:“从古至今身居高位,手握大权之人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因为周围的人都不愿得罪你。”

    “多少君王因威重,而至下面大臣不敢说真话,久而久之成了一言堂,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最后往往犯下常人都不会犯下大错。”

    官家再度点点头道:“章卿之言,朕记住了。”

    章越道:“陛下,臣这一次改革太学任用,使张载的弟子吕大临接替程颢为祭酒。”

    “其意就在洛学(理学)和关学(气学),相互糅合。”

    “此意在胡师的明体达用。”

    “明体达用就要正反相攻!”

    “要正反相攻就要听言纳谏,可以偏信不可以偏听。”

    章越是在向即将亲政的天子将治国理政的心得全部传授。

    “陛下,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