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二百九十一章 安西智能低空交通网络项目专家论证会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四千二百九十一章 安西智能低空交通网络项目专家论证会议 (第3/3页)

一群灵巧的雨燕,在湖面上空划出弧线,起落架轻轻触碰到岸边的起降点时,连湖边的芦苇都没怎么晃动。周围的座位上已经坐了不少人,有穿制服的空管人员,有戴眼镜的高校教授,还有几个拿着录音笔的记者,正低头核对手里的资料。

    “吴总,这边请。”会务组的小姑娘走过来,引着他往前排的专家席走。路过项目团队的座位区时,他瞥见几个年轻工程师正紧张地互相递着眼色,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手里的保温杯盖拧了又拧,水都快溢出来了。吴浩冲他们笑了笑,抬手比了个“放心”的手势,那小伙子愣了一下,随即也咧嘴笑了,手终于不抖了。

    八点半,会议准时开始。主持人是安西发改委的张主任,他拿起话筒时,窗外的雪忽然大了些,把远处的高楼裹得有些模糊。“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既是安西的初雪,也是咱们全国首个智能低空交通网络的‘大考日’。”张主任的声音很洪亮,透过音响传遍整个会场,“咱们今天不搞虚的,就看技术、看数据、看老百姓能不能真正受益。”

    话音刚落,李工就拿着遥控器走上台。LED屏上的画面切换成了项目概况图,安西的地图上密密麻麻标着绿色的点,“这些是我们规划的起降点,目前已经建成87个,其中楼顶起降点23个,天桥起降点11个,剩下的都在公园、广场这些空旷区域。”他点了下遥控器,画面切到天桥起降点的实拍图——那是城西的一座人行天桥,侧面加了个钢结构的平台,铺着防滑的橡胶垫,旁边还装了透明的防护网,“这个平台能容纳两架飞行器同时起降,而且不影响行人通行,我们还做了噪音测试,飞行器起降时的声音比公交车还小。”

    台下有人举起手,是省交通大学的王教授,他推了推眼镜:“李工,我想问问续航问题。目前测试的飞行器,满电状态下能飞多久?如果遇到堵车,在空中会不会出现‘没电可飞’的情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