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舆论升级(下) (第3/3页)
图后,再次引爆全网。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演技获得官方认证还不够,现在直接进警校教材了?”
“陈言:我真的只是想当个演员啊(委屈.ipg)”
“内娱独一份,别人家粉丝撕资源、撕番位,我们家哥哥的粉丝......在担心他会不会哪天把自己送进去。”
就在这种全民狂欢的氛围中,陈言的粉丝群体以一种极为魔幻的方式迅速壮大。
他们没有统一的饭圈名称,也没有控评打榜的陋习,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沙雕护体”文化。
在陈言的微博评论区,画风是这样的:
“哥哥放心飞,出事自己背!”
“查!必须严查!不查我们不看!我们家哥哥就是这么硬核!”
“别的明星塌房是黄赌毒,我们家哥哥要是塌房,我估计得在CCTV12法治频道看他。”
“姐妹们,众筹给哥哥请个律师吧,我总觉得他早晚用得上。”
“前面的,律师哪够?还得配个心理医生,不然入戏太深出不来了怎么办?”
这种“黑粉”式的喜爱,让所有试图带节奏、黑陈言的言论都显得苍白无力。
有营销号发文质疑:“陈言这种人,会不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引导?”
下面的评论立刻歪楼:
“放心,我们家哥哥已经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要犯罪,否则你演得再好,也可能被警察盯上。”
“对啊,这简直是年度最佳普法宣传大使好吗?”
“不良引导?你看看现在哪个小鲜肉敢说自己的演技得到了警方认证?独一份的荣耀好吗!”
有对家粉丝酸溜溜地留言:“不就是运气好吗?炒作罢了。”
陈言的“沙雕”粉丝们立刻回击:
“对对对,就是炒作。我们家哥哥炒作的方式比较特别,需要联动警方、惊动CCTV,偶尔还得客串一下警校教材,一般人学不来。”
“是啊,不像你们家哥哥,只能炒炒CP,发发律师函。”
“酸了?酸了就去研究一下《刑法》,说不定下一个帮警察破案的就是你家哥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