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舆论升级(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十二章 舆论升级(下) (第2/3页)

演,张国安导演!听我一句劝,电影拍完,赶紧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吧!还有,金华警方,听我一句劝,查!必须严查!这小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演的啊!”

    视频发布不到一小时,点赞破百万,弹幕密密麻麻,几乎遮蔽了整个屏幕。

    整个互联网,在这一刻彻底被点燃了。

    阿福的视频像一枚深水炸弹,将所有潜水的网民都炸了出来。

    之前对陈言“演技真实”这个梗有所耳闻的路人,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这件事的离谱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微博热搜榜几乎被陈言一个人霸占了。

    #陈言演技破案#【爆】

    #建议严查陈言#【爆】

    #史上最硬核体验派演员#【热】

    #电影侦探阿福乌鸦嘴#【热】

    #悬案未播先封神#【新】

    陈言过往的作品被网友们用放大镜逐帧考古。

    《追凶》里吓哭夏晚晴的那个片段,播放量一夜之间破亿。

    弹幕里不再是单纯的“哈哈哈”,而是画风诡异的“朝圣”。

    “前来考古!原来一切早已注定!”

    “夏晚晴:我早就说过他不是演的,你们为什么不信我!”

    “现在回头看,这哪里是演技,这分明是真情流露啊!”

    “我宣布,这是内娱唯一一个需要打码的表演片段,不是因为血腥,是因为太真实!”

    悬疑短剧《面具之下》也一夜爆红。

    这部原本只在小圈子备受好评的短剧,被都被单独剪辑出来,做成了“犯罪教学视频”。

    “看这个处理现场的专业性,你告诉我这是演的?”

    “他那个眼神,我隔着屏幕都感觉后背发凉,仿佛在说:下一个就是你。”

    “导演张国安是怎么敢用他的?难道没感觉这人不对劲吗?”

    最离谱的是,甚至有警校的学生在下面留言:

    “我们老师把陈言在《面具之下》的片段当成了反面教材,用来分析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说他演得比很多真实案例的录像还要典型......”

    这条评论被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