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无声 (第2/3页)
悄悄掺料试验成功了。铝合金提升流动性,弹壳表面光洁度反而提高。但新问题来了:铝含量超标的弹壳,在低温会脆化。
解决方案出自食堂。老王熬粥时随口说:“掺点糯米就不碎。”小李连夜查资料,发现添加微量锡可改善低温韧性。
锡料比稀土还难搞。厂里唯一的锡锭藏在荣誉室,是当年苏联专家赠的纪念品。
郑干事坚决不同意:“这是外交礼物!”他派人日夜看守荣誉室。
雪越下越大。铁路局通知:通往边境的线路可能中断。最后一批弹壳卡在镀锡工序,工人盯着空料桶发呆。
凌晨,荣誉室报警器大作。保卫科冲进去,发现锡锭完好,但展柜玻璃被割开圆洞——只少了指甲盖大的一块。
调查组封锁厂区。所有工具房被搜查,熔炼组更是重点。老赵的衣柜里找到锡屑,他辩称是焊锡残留。
僵持中,铁路局最后通牒:装车截止今日中午。
镀锡槽突然开始工作——不知谁往槽里投了料,锡液浓度正好。生产线全开,合格弹壳源源不断下线。
装车时发现个怪现象:每箱弹壳都混着几个颜色发暗的。抽检却显示性能全部达标。
火车鸣笛离去时,厂区响起刺耳的警报声。荣誉室那块锡锭被搬出来称重——轻了整整三公斤。
郑干事带人直扑电镀车间。小李正在清洗槽壁,工作服沾满锡灰。
“盗窃国家财产!”郑干事怒吼。
小李平静地伸出双手。铐上时,他指尖漏下些亮晶晶的粉末。
审讯持续三天。小李始终沉默,只在纸上画分子式:Sn+Cu=Bronze(锡+铜=青铜)。
第四天边境传来捷报:该批弹壳在零下五十三度性能优异,特别适合连续射击。部队请求追加生产。
庆功会上,郑干事披红戴花。他念稿时念错化学式,把Sn读成“屎恩”。
小李还在禁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