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4章 乡试考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204章 乡试考题 (第1/3页)

    黎诉沿着指示走向自己的号舍,那是一个宽三尺、深四尺的狭小空间,左右以砖墙隔开。

    内有木板两块,一为桌,一为凳,上面有黎诉手上考牌的编号,这就是他未来九天六夜的要待的地方。

    卯时正,三声炮响,贡院大门缓缓闭合。

    又是一声炮响,开始下发考题。

    黎诉接过题纸,缓缓展开,目光迅速扫过七道经义题。

    前六道皆出自四书五经,对黎诉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看到第七道时,黎诉眉头微微一挑。

    题上问: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然今天下土地兼并日盛,百姓流离者众,何以解之?

    这不是传统的经义题,而是关乎民生的时务策问。

    乡试中出现此类题目,看来今年的主考官是有考察实学之意。

    周围已响起此起彼伏的磨墨声,黎诉却岿然不动,先在心中构思了一下所有的题目的答题大纲。

    快速在心中理清楚了前面六题的答题大纲,黎诉目光落在第七道题上。

    无论是历史的角度,师父所言,书中记载,还是他自己所见,大夏的土地兼并问题确实是一个大的问题。

    即便是富庶之地,也有农民卖儿卖女,若是遇到旱灾之类的,饥民啃树皮食观音土,更是常见之事。

    土地兼并,贫富悬殊,一直是大患。

    百姓手中没有土地,只能被富人驱使,甚至一年到头都在种地,却无法养活自己一家人。

    土地大头都在世家贵族手中,百姓为求一口吃食,不得不被他们所驱使。

    对于世家贵族来说,他们最大的财富并非是他们的钱财,而是穷人。

    黎诉心想,破题当从经典入手,而后切入时弊,最后提出对策。

    黎诉心念一转,《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

    黎诉思索完毕,开始研墨,先从第七道题目落笔,动作行云流水。

    黎诉提笔落墨,小楷在纸上工整如刻。

    “臣对:臣闻王者之治天下也,必以民为本。民之安否,系乎国之兴亡。今圣人在上,励精图治,而犹有土地不均之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