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风的答案 (第2/2页)
“故事邮局”收到最后一批年度邮件,其中有个来自冰岛的包裹,里面是瓶解冻的草籽,附言说“在青峰山的春天种下,让北极的故事也能晒到东方的太阳”。他把草籽与青峰山、北非的种子混在一起,装进个刻着世界地图的陶罐,埋在老槐树下。
“这叫‘地球的种子银行’。”罗森拍掉手上的雪,“明年开春,就知道它们能长出什么样的故事了。”
傍晚,意大利纪录片的终剪版传来。团队围坐在壁炉前看,当画面最后定格在老槐树的年轮上——小宇画的摄像机、夏听听写的“此心安处”印章、孩子们的雪人木牌,都在风雪里闪着光,字幕缓缓升起:“所有故事,都是未完待续的风。”
窗外的雪停了,风穿过老槐树的枝桠,发出呜呜的声响,像在念一首古老的诗。夏听听望着玻璃罩里的“故事草”标本,叶片上的“兵”与“和”在暖光里清晰可见,她突然明白,所谓结局,从不是终点。
就像晋代帛书的残片遇见现代的仿品,北非的种子拥抱青峰山的泥土,陆明远的镜头与孩子们的摄像机在雪光里重逢——故事的生命力,正在于无数个“未完待续”的瞬间,在于风里永远有新的种子在飞。
夜色深了,时光故事馆的灯亮到很晚。夏听听翻开访客登记册的最后一页,写下:“五年故事,始于兰草,归于风。”窗外,风雪后的兰草坡静悄悄的,只有老槐树的铜铃偶尔响一声,像在回应某个跨越时空的约定。
她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会有新的访客踩着雪来,会有孩子举着摄像机追着风跑,会有远方的种子在土里悄悄发芽。而青峰山的风,会带着这些故事继续走,越过沙漠,跨过海洋,让每个愿意倾听的人都知道:
有些草,能从晋代活到今天;有些故事,能从东方传到世界;有些约定,能在时光里长成永恒。
而这,就是风给所有等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