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故事的接力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六章 故事的接力棒 (第2/2页)

结尾。有个穿汉服的姑娘在沈曼青的回复后补了句:“如今村里的孩子用平板电脑练字,屏幕壁纸是兰草坡。”旁边的外国游客看不懂中文,却画了幅画:地球被兰草缠绕,每个大洲都插着支毛笔。

    傍晚,皮埃尔带着法国农场主突然出现在故事馆。农场主捧着瓶葡萄酒,标签上印着青峰山的兰草,他用生硬的中文说:“兰草让葡萄变甜了,就像故事让人心变软了。”皮埃尔则递来个牛皮本,是《草木来信》的读者留言簿,最后一页有行稚嫩的字,是那个巴黎华裔小女孩写的:“我要学中文,去青峰山当故事接力员。”

    夏听听带着他们去看“少年故事队”的成果展。孩子们把老放映机搬出来,屏幕上是他们拍的短片:《兰草籽的旅行》里,草籽被风吹到南疆,被鸟衔到巴黎,最后落在青峰山的泥土里;《老槐树的密码》则用动画还原了“3-2-5”的分镜,片尾的字幕写着“导演:所有爱故事的人”。

    农场主看着屏幕,突然站起来鞠躬:“我终于懂了,你们不是在拍电影,是在种故事。就像葡萄要传代,故事也要有人接着种。”他从包里掏出包葡萄籽,放在兰草籽旁边:“这是法国的种子,让它们在青峰山当邻居。”

    夜深时,夏听听坐在老槐树下,翻着新的访客登记册。最新一页是小宇写的:“今天,我爷爷的故事和送柴火爷爷的故事,在兰草坡结婚了。”旁边画着两个牵手的老人,头顶飘着兰草编的花环。

    风掠过草坡,带来远处孩子们的歌声,是他们自己编的:“草籽飞,故事追,飞到天边也不累……”夏听听望着坡上摇曳的兰草,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就像陆明远埋下的胶片,沈曼青未寄的回信,她留下的钢笔,孩子们举起的竹片摄像机,都是故事的接力棒,在时光里被无数双手握紧,再传向更远的地方。

    月光落在故事馆的玻璃窗上,映出里面的陈列:陆明远的笔记、沈曼青的画稿、老兵的水壶、法国的葡萄籽、孩子们的短片……这些看似零散的物件,被风里的故事串成了线,像兰草的根须,在看不见的地方紧紧相连。

    而坡上的兰草还在生长,带着无数人的温度,把新的故事,悄悄写进风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