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故事的接力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二十六章 故事的接力棒 (第1/2页)

    入夏后的青峰山,兰草坡的绿意漫到了盘山公路边。时光故事馆的门槛被往来的访客踩得发亮,最热闹的角落总围着群人——是沈砚带着的“少年故事队”,十几个孩子正用竹片做简易摄像机,镜头对准老槐树的方向,嘴里念念有词地模仿夏听听喊“开机”。

    这天午后,故事队里的男孩小宇突然举着竹片摄像机冲进馆内,脸红得像坡上的野山楂:“娜姐!山下来了个老爷爷,说认识陆导和沈姑姑!”

    夏听听跟着他跑到坡下,只见老槐树下站着位背竹篓的老人,篓里装着捆晒干的兰草,叶片上还系着红绳。“我是当年给陆导剧组送柴火的,”老人的手背上爬满青筋,却紧紧攥着张泛黄的工作证,照片上的年轻小伙背着摄影机,旁边站着扎麻花辫的沈曼青,“他们说,兰草晒干了能驱蚊,还能当书签,让我每年这个时候送些来。”

    老人从竹篓里掏出个铁皮盒,里面是叠用兰草叶包着的纸条。“这是沈姑娘让我收着的观众来信,”他指着最上面的信封,邮票盖着1999年的邮戳,“她说‘好故事要听观众怎么说’,可惜没等到回信就去了南疆。”

    夏听听把纸条摊在书案上,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字迹上。有封来自偏远山村的信,字迹歪歪扭扭:“看了《兰亭序》的戏,俺娃说要学写字,能不能寄本字帖?”旁边是沈曼青用红笔写的回复,却没寄出:“已托邮差送《笔阵图》拓片,字不用写多好,有心就成。”

    “少年故事队”的孩子们凑过来看,小宇突然指着信上的地址:“这是我爷爷住的村子!”他掏出手机给家里打电话,没过多久,位拄拐杖的老人颤巍巍地走来,手里捧着本磨破的《笔阵图》拓片:“这是当年个戴眼镜的姑娘托人送的,俺娃现在是村里的小学老师,教娃们写‘永’字呢。”

    两个老人在槐树下握着手,一个讲当年送柴火的事,一个说拓片如何改变了村子。夏听听让阿Ken把这幕拍下来,镜头里,阳光穿过槐树叶,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无数个故事在轻轻碰撞。

    罗森的书法小镇此时正办“故事接力”活动。他把陆明远的分镜稿、沈曼青的回信、观众的手札全铺在长桌上,让访客们续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