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十七章 旧信新痕,未完的剧本 (第1/3页)
春分刚过,青峰山的兰草坡还浮着层薄霜,时光故事馆的门槛就被踩得发亮。张姐把访客登记簿翻到最后一页,笔尖悬在纸上半天落不下去——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本用完的本子了。
“听听你看,”她举着本牛皮封面的册子进来,封面上烫着“陆明远工作笔记”几个金字,边角却磨得发毛,“今早打扫阁楼时翻出来的,锁在个铁皮盒子里,旁边还压着半盒没拆封的胶片。”
夏听听正对着电脑整理《风沙里的字》的海外反馈,闻言转过头。笔记本翻开的刹那,一股陈旧的樟脑味漫出来,混着兰草茶的清香,像突然打开了某个被时光密封的角落。第一页是幅手绘的片场地图,标注着“青峰山兰草坡——谢安戏主要取景地”,旁边用红笔圈出块空地,写着“此处风最像东山”。
沈砚凑过来时,指尖在某页的字迹上顿住了。那是段关于剧本修改的记录:“3月17日,与曼青争执《草木兵》结局。她坚持让老兵在兰草坡种出‘兵’字,我说观众要看的是冲锋陷阵,她说‘能让草活下来的,才是真英雄’。”字迹旁画着个小小的简笔画,沈曼青叉着腰,陆明远举着摄像机,背景是片歪歪扭扭的兰草。
“这是姑姑和陆导……”沈砚的声音发颤,指腹反复摩挲着画里的人影,“他们当年,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为了个镜头争得面红耳赤?”
秦老端着茶杯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上:“何止争镜头。当年拍《兰亭序》的戏,明远为了等场像样的雾,让全剧组在山坳里蹲了七天。曼青就每天带着演员在雾里练走位,说‘雾是老天爷给的布景,急不得’。”
笔记本往后翻,渐渐出现些奇怪的符号:有时是串数字“3-2-5”,旁边画着支毛笔;有时是幅山形图,山顶标着个“拍”字;最末页夹着张撕下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