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网络两地书(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网络两地书(二) (第2/3页)

判断,努力吧,深刻细腻而独特的思维思考,再加上富有个性的语言特色,会使你结出望而可及的生命之果。

    虽然说,在当今一切都成为商品,也因而使文学、艺术等许多原本实属于人类精神营养的高尚纯净之物,屡屡因名利勾引,无耻地蜕变为充斥荧屏书摊的赝品和伪劣之作,以至于如余秋里、张艺谋这样的“大家”,也竟能在以《文化苦旅》 、《红高粱》 等成名后,弄出羊拉屎一样的“走马观花”,以及像《英雄》 这样纯粹的花架子,糊弄世人。于是,除了相当一部分“文人”、“大腕”们也一样如蝇逐臭外,更多的文学和艺术爱好者,因而心灰意冷,不愿再以文字和文化为友;但更应想到的是,错误和肮脏庸俗的,并不是文学和艺术、更不是语言和文字本身,而只是“异形”社会对她的扭曲和误导。所以,我对于能有你这样执着而纯情的追求者为友,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悦,并因此也可以说,也许在往后相当长时间内,只要你不厌倦,与你的这种交流和沟通,或者会成为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而渴盼的内容。

    抛却开名利不说,应该承认,发表欲的确是人类中每一个有思维、有表达能力者的共同天性;但是往更深里去想,一方面,以发表为目的的东西,一般都很难是好东西,另一方面,不考虑发表而真情流露的,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未必就不能终因其真,流传于世。不过更重要的是,假如连“传世”等种种也淡然抛开的话,那么,以文字和思维来修身养性,来交友传情,这样的追求和人生,也未必就比所有那些喧嚣于世者们,度过得没有意义,或缺少了所谓的“价值”和“含金量”。

    好了,在说了这些比较枯燥的话之后,再说点儿轻松有趣的吧,那就是对由你网名而传递的“信息”的分析——必得要提前声明的是,不管是对是错,这里所包含的,都只是对你的欣赏和爱悦。

    “寂寞女人花”——可以说,首先引起注意的,是这个“花”字;就是说,为什么不叫个“寂寞女人(网上有很多这样的名)”,而似有意又好像无意的,要加个“花”字呢?这让人感到了自信、乐观和自然流露的对于浪漫的向往和追求,而这种性格和情趣的获得,除了相貌、外表、现实生活状况以及能力、水平等必有的优势外,至为重要的是,还必得要来自于一般女性所少有的睿智的思考,以及她对于人生和情感等诸多要素,独特细腻且总有些新奇的体味和感受。可这样一来,“寂寞”就不可避免。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折之”,人独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