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风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章 风起 (第2/3页)

以为帮点小忙就能抵消你的过错!”龙辉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正卖力挥舞大扫帚的徐凌宇。扫帚所过之处,灰尘倒是被扫走了,可更多的枯叶、碎石和鸡毛被搅动得漫天飞舞,两只老母鸡再次被惊得咯咯乱叫。“去!把水缸挑满!再去把房顶上那几片破瓦看看,昨天半夜那阵风,听着又掉了几片!”

    “哦!”徐凌宇答应得干脆,立刻丢下扫帚,像只小猴子般窜到墙角,拎起两个与他身形颇不相称的大木桶。他虽只有十三岁,且只是“初学者三境”,但长期在山间奔跑劳作,力气倒是不小。挑水的地方在后山一处清冽的山泉眼,来回一趟颇费脚力。

    看着徐凌宇小小的身影歪歪扭扭地挑着水桶消失在观后小路,龙辉才无奈地摇摇头,自己拿起扫帚,开始真正认真地清扫院子。他的动作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习武之人的韵律感,每一次挥动都恰到好处,将尘土和杂物归拢,效率比徐凌宇高了不知多少。偶尔,他的目光会落在观内那间小小的静室——师父林青仙闭关清修的地方。那里门扉紧闭,感受不到任何气息波动,却总让龙辉觉得心安。他知道师父的修为深不可测,隐居于此必有缘由。这青岚山,这松涛观,是他们师徒三人在这纷乱世间唯一的避风港。

    一个多时辰后,当徐凌宇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终于将厨房角落那个半人高的大水缸挑满时,龙辉已经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连柴火都劈好码放整齐了。

    “师兄!水满了!”徐凌宇抹着汗,小脸通红,带着邀功的神情。

    “嗯,”龙辉头也不抬,正在石磨上碾着最后一点陈年糙米,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去抄你的《清心诀》。三遍,一遍都不能少,字迹给我写端正点!再敢鬼画符,午饭就别想了!”他语气严厉,却偷偷瞥了一眼徐凌宇被扁担压得通红的稚嫩肩膀。

    “知道啦……”徐凌宇拖着长音,蔫头耷脑地走向他们居住的偏殿。

    偏殿里光线昏暗,陈设简陋,只有一张通铺大炕,一张缺了腿用石头垫着的破桌子,还有两个充当板凳的树墩。徐凌宇磨磨蹭蹭地找出笔墨和几张粗糙的黄麻纸,铺在桌上。他盘腿坐在树墩上,拿起那卷薄薄的《清心诀》抄本,眉头拧成了疙瘩。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他嘴里念念有词,笔尖却像有千斤重。写了不到一行,心思就开始飘忽。窗外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他立刻伸长脖子去看;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他竖起耳朵;就连墙角一只慢悠悠爬过的潮虫,都能吸引他全部的注意力。那笔下的字,也随着他飘忽的心思,变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如同醉汉跳舞。

    “唉……”他重重叹了口气,小脸皱成一团。这“清心”的功夫,对他来说,比跟师兄打架还难上百倍。他宁愿去后山砍十捆柴,也不想抄一遍这劳什子的经书。肚子适时地咕噜噜叫了起来,更让他心烦意乱。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开始幻想师父回来时,能带回白花花的大米,熬上一锅香喷喷、稠乎乎的米粥……想着想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徐凌宇!发什么呆!”龙辉的声音如同炸雷般从门外传来,吓得他一哆嗦,笔尖在纸上戳了个大墨点。

    “没……没发呆!抄着呢!”徐凌宇赶紧收敛心神,苦着脸,继续和那如同天书般的文字搏斗。三遍《清心诀》,对他而言,不啻于一场漫长而痛苦的修行。

    日头渐渐升高,驱散了最后的雾气,将温暖的阳光洒满青岚山。松涛观的小院里,只剩下龙辉磨米的“嘎吱”声和徐凌宇偶尔发出的、充满挫败感的叹息声。

    临近晌午,当徐凌宇终于歪歪扭扭、墨点斑斑地“画”完最后一笔,感觉比跟师兄打了一架还累时,林青仙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观门口。他肩上挎着一个不大的布口袋,里面装着半袋糙米,手里还提着一小串用草绳穿着的、晒得半干的蘑菇和一小块用油纸包着的、黑乎乎的粗盐。

    “师父回来啦!”徐凌宇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眼睛死死盯着师父肩上的米袋,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对食物的渴望和喜悦。

    龙辉也迎了出来,接过师父手中的东西:“师父辛苦了。”

    林青仙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扫过徐凌宇那明显带着墨迹的小脸和桌上惨不忍睹的“作业”,并未多言。“王老丈家今年收成也一般,只换得这些。蘑菇是后山采的,晒干了能放些时日。”

    午饭依旧简单得近乎清苦。一小锅糙米混合着野菜熬成的稀粥,一人一碗,就着一点咸菜和那些干蘑菇泡发后炒的小菜。粥依旧很稀,米粒清晰可数。但对于饿了一上午的徐凌宇来说,这已是无上美味。他捧着碗,小口小口却飞快地喝着,烫得直吐舌头也舍不得慢下来,仿佛要将碗底都舔干净。

    林青仙和龙辉吃得慢条斯理。林青仙似乎对食物的寡淡毫不在意,每一口都吃得专注而平静。龙辉看着徐凌宇狼吞虎咽的样子,眼神复杂,将自己碗里略稠些的粥底,不动声色地拨了一些到徐凌宇碗里。

    “谢谢师兄!”徐凌宇含糊不清地道谢,头都没抬。

    饭后,林青仙并未立刻回静室,而是走到院中那棵老松树下,负手而立,望着山下村落的方向,似乎在思索什么。

    “师父,瓦片……”龙辉提醒道。昨夜山风确实又刮落了几片瓦,若不及时修补,下次下雨,屋里怕是要成水帘洞。

    “嗯。”林青仙收回目光,看向徐凌宇,“凌宇,你上去看看,把松动的瓦片固定一下,掉落的捡回来。小心些。”

    “是!师父!”徐凌宇一听不用抄经书了,还能上房揭瓦,顿时精神百倍,麻利地搬来一架吱呀作响的旧竹梯,蹭蹭蹭就爬了上去。他年纪小,身子轻,动作灵活得像只狸猫,在倾斜的屋顶上行走反而比平地更稳当。

    阳光正好,暖洋洋地晒在身上。徐凌宇坐在屋脊上,小心翼翼地挪动着松动的瓦片,用和好的泥巴将它们重新固定好。高处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连绵的群山,山脚下如棋盘格般的田野,还有更远处那条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的玉带河。微风拂面,带来松涛的清香和山野的气息。他惬意地眯起了眼睛,暂时忘记了饥饿和抄书的烦恼,也忘记了泽州那场遥远的噩梦,只觉得天地广阔,自由自在。

    “要是天天能这样晒太阳,不用抄书就好了……”他小声嘀咕着,拿起一块刚捡回来的完整瓦片,对着阳光比划着,仿佛那是面照妖镜。他低头,看到师父林青仙正站在院中,仰头看着他,阳光洒在他清癯的脸上,神情依旧是那种恒久的温和与平静。师兄龙辉则在厨房里收拾碗筷,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一种平凡却安稳的感觉,悄悄填满了少年的心房。他咧开嘴,对着太阳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两颗小虎牙闪闪发亮。

    就在这一刻。

    万里无云的晴空之上,极高极远的苍穹深处,一道极其微弱、凡人肉眼根本无法察觉的流光,以超越想象、近乎撕裂空间的速度,骤然划破蔚蓝的天幕!其轨迹玄奥莫测,仿佛无视了空间的阻隔,瞬息万里。

    这道流光,并非陨石,也非飞鸟,而是一道纯粹由庞大无匹的神念凝聚、蕴含着无上威严意志的——符诏!

    它自三十州最中心、最古老、最神秘、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威的“圣京”核心——那座悬浮于九天云海之上的“凌霄天城”中射出!符诏的材质非金非玉,乃是由无数道玄奥符文直接烙印于虚空能量之中,散发着冰冷、尊贵、不容置疑的气息。

    符诏的目标,并非某个具体的地点或人物,而是以一种覆盖寰宇的姿态,精准地射向三十州疆域内,所有被“三十六城”标记或推演出的“隐世之所”、“灵气汇聚之地”以及“野修可能藏匿的区域”!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威能之隐晦强大,彰显着发出这道符诏的存在,其修为境界至少已臻至那令人仰望的“云端境”!那是真正能腾云驾雾、俯瞰人间如蝼蚁的绝世大能!

    符诏无声无息,没有引起任何天地异象,凡俗众生依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毫无所觉。然而,就在符诏掠过青岚山上空,其蕴含的无形意志如同水银泻地般扫过这片区域时——

    松涛观内。

    正在厨房刷洗最后一个粗陶碗的龙辉,动作猛地一僵!一股难以形容的、源自灵魂深处的悸动与冰冷寒意毫无征兆地席卷全身!仿佛被九天之上无形的、冰冷的巨目瞬间锁定!他体内的真气不受控制地微微一滞,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骇然抬头望向天空,脸色微微发白,眼神中充满了惊疑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那是什么?!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警告在疯狂尖叫!

    院中老松树下,负手而立的林青仙,在符诏意志掠过的刹那,深邃如古井的眼眸深处,骤然掠过一丝比闪电更迅疾的锐芒!他周身那股温润平和的气息,仿佛平静海面下骤然涌动的暗流,极其细微地波动了一下,随即又被他以不可思议的控制力强行敛去,重新归于沉静。他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依旧保持着仰望屋顶徐凌宇的姿势,仿佛对那足以让天骄境修士心惊胆战的威压毫无所觉。只有他那拢在宽大道袍袖中的手指,极其轻微地蜷缩了一下,指尖掠过一丝几乎无法捕捉的微光。

    屋顶上。

    徐凌宇正拿着瓦片对着阳光,玩得不亦乐乎,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山野小曲。符诏那浩大冰冷的意志扫过,他仅仅感觉头顶的天空似乎“亮”了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瞬间,像是被一片特别大的云朵影子飞快掠过,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异样感觉。他依旧笑嘻嘻地,对着太阳做鬼脸,浑然不知就在刚才,一道来自世界权力与力量最巅峰的冰冷符诏,如同命运投下的巨大阴影,已经精准地“看”到了这座破败的道观,并将他们师徒三人——尤其是他师父林青仙——标记在了某个庞大而森严的体系之中。

    那道来自“圣京”凌霄天城的符诏,其蕴含的冰冷意志,如同无形的烙印,清晰地刻印在能被其感应到的所有修士心神深处,其意只有一个:

    “天机将变,潜龙勿用。凡三十州野修,无论境界高低,身居何地,限三月之内,就近至三十六城任一卫城报备登籍,验明正身,听候调遣。逾期未至者,或隐匿不报者……视为逆乱,天下共诛之!”

    “潜龙勿用”……“天下共诛”!

    八个字,字字千钧,带着血雨腥风的铁锈味,宣告着三十六城对天下所有“野修”的绝对掌控和即将到来的、前所未有的肃清风暴!

    松涛观屋顶,徐凌宇终于固定好了最后一块瓦片,满意地拍了拍手。他站起身,迎着正午灿烂的阳光,大大地伸了个懒腰,浑身骨节发出一阵噼啪轻响。他低头,看到师父林青仙依旧站在树下,阳光透过松针在他青色的道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师父脸上那惯有的温和笑容似乎淡了一些,眼神望向远方的群山,深邃得让徐凌宇有些看不懂。

    “师父,瓦片修好啦!”徐凌宇挥着手,声音清脆地喊道。

    林青仙闻声,缓缓收回目光,抬头看向屋顶的少年。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起了眼睛,脸上重新浮现出温和的笑意,点了点头:“好。下来吧,小心些。”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听不出丝毫波澜。

    徐凌宇欢快地应了一声,像只归巢的鸟儿般,灵巧地顺着竹梯爬了下来,稳稳落地。他跑到林青仙面前,仰着小脸,带着点小得意:“师父,我修得可结实了!下次再大的风也刮不掉!”

    “嗯,凌宇做得不错。”林青仙伸手,轻轻拂去少年肩头沾着的一点泥灰。他的动作很轻,很温和。

    徐凌宇嘿嘿笑着,享受着师父难得的夸奖。

    龙辉也从厨房走了出来,脸色已经恢复如常,只是眼神深处还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走到林青仙身边,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低声道:“师父,东西都收拾好了。”

    林青仙的目光在龙辉脸上停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