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风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一章 风起 (第1/3页)

    青岚山,泽州境内无数不起眼的山峦之一。山势算不得奇崛,灵气也非绝顶充盈,唯有满山苍翠的松柏,四季常青,风过时涛声阵阵,故而得名。半山腰处,一座名为“松涛观”的道观依山而建,灰墙黛瓦,早已被岁月和风雨侵蚀得斑驳陆离,几处瓦片残缺,露出底下腐朽的椽子,像一张豁了牙的老嘴,无声诉说着年久失修的窘迫。

    此刻,天光微熹,东方天际只透出一抹极淡的鱼肚白,薄雾如轻纱般缠绕在山林间,尚未被初升的日头完全驱散。松涛观内,却已上演着一出每日几乎雷同的晨间“闹剧”。

    “徐!凌!宇!”

    一声中气十足的怒吼,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和压抑不住的暴躁,猛然炸响,瞬间撕裂了山间清晨的宁静,连屋顶漏风处积攒的几缕尘埃都被震得簌簌落下。

    发声者是个十七八岁的魁梧少年,名唤龙辉。他此刻正叉腰站在小院中央,古铜色的脸庞涨得通红,额角青筋突突直跳,仿佛下一刻就要爆开。他粗壮有力的右手,正高高举着一件“证物”——一只被啃得坑坑洼洼、沾满了泥土和草木碎屑的烤红薯!那红薯原本饱满金黄的部分,此刻只剩下小半截,凄惨地暴露在微凉的晨风中。

    “我放在灶台边上!温着!准备给师父当早饭的!你!你这个馋嘴猢狲!居然敢偷吃?!”龙辉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发颤,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火星子,“偷吃就罢了,还啃成这副鬼样子,丢在柴堆里?!你是生怕我发现不了,还是存心气我?!”

    伴随着这声怒吼和一阵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后院柴房那扇歪斜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瘦小的身影揉着眼睛,打着长长的哈欠,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正是十三岁的徐凌宇。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多处打着补丁的青色短打,露出的胳膊和小腿显得纤细却意外地结实。头发如同被一群暴躁的山雀蹂躏过,东一撮西一撮地胡乱支棱着,脸上还带着浓重的睡意,嘴角甚至挂着一丝可疑的晶莹。然而,当那双乌黑溜圆、如同浸在山泉里的黑曜石般的眼睛,对上师兄龙辉手中那半截惨不忍睹的红薯,以及对方那几乎要喷出火来的眼神时,那点迷糊瞬间烟消云散。

    “啊?师兄,你……你说那个啊?”徐凌宇的眼珠滴溜溜一转,仿佛最精密的机括被瞬间激活。脸上立刻堆起一个极其灿烂、带着十二分讨好意味的笑容,嘴角咧开,露出两颗俏皮的小虎牙,像极了一只刚偷到鸡、正试图蒙混过关的小狐狸。“误会!天大的误会啊师兄!”他声音清脆,语速飞快,仿佛演练过千百遍,“我是看那红薯,长得……长得太像昨天在后山追丢了的那只肥兔子了!真的!那圆滚滚的个头,那焦黄的颜色,简直一模一样!我一时情急,怕它又跑了,就想扑上去咬一口确认下,是不是它变的精怪!谁知道……”他边说边用力“呸呸”了两声,小脸皱成一团,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谁知道它这么不经咬,还一股子土腥味儿!肯定是那兔子精怪故意使坏,变得难吃死了!”

    “兔子精怪?还土腥味儿?”龙辉被他这连篇鬼话气得浑身哆嗦,举着红薯的手都在抖,“我让你狡辩!让你编排兔子!”他怒喝一声,丢下红薯,一个箭步就朝徐凌宇扑了过去,蒲扇般的大手直抓对方后颈。他身材高大壮实,动作却丝毫不显笨拙,带着一股初窥门径、已入“天骄境”的凌厉气势,卷起一股劲风。

    徐凌宇怪叫一声,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腰身极其灵活地一扭,险之又险地从龙辉的指缝间溜了过去,撒开脚丫子就绕着院子里那棵虬枝盘结、不知活了多少年的歪脖子老松树狂奔起来。“哎哟!师兄饶命!我错了我错了!下次不敢了!真不敢了!”他边跑边喊,声音里七分是讨饶,三分却是藏不住的顽劣,“要不……要不我去后山给你掏鸟蛋赔罪?我知道一窝新下的,可大了!就在老鹰崖下面那棵歪脖子榆树上!保准新鲜!”

    “掏鸟蛋?我看你是想再摔断一次腿!”龙辉咬牙切齿,紧追不舍。他修为虽比徐凌宇高,但徐凌宇胜在身形灵巧,对道观里的一草一木熟悉无比,总能利用那棵老松树和散落的柴堆作为障碍,险险避开。一时间,小院里尘土飞扬,鸡飞狗跳——观里仅有的两只用来下蛋换盐的老母鸡,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逐惊得扑棱着翅膀,“咯咯哒!咯咯哒!”地满院子乱飞,几片灰褐色的羽毛混着尘土在熹微的晨光里打着旋儿。

    “够了。”

    一个平静温和的声音,如同山涧清泉滴落青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院里的所有喧嚣,清晰地传入两个追逐打闹的少年耳中。声音仿佛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韵律,让躁动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追逃的两人如同被无形的绳索绊住,同时刹住了脚步,僵在原地。

    正殿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旁,不知何时已站着一位身着半旧青色道袍的中年男子。他身形颀长,略显清瘦,面容清癯,下颌留着三缕打理得干净整齐的长须。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深邃、温润,如同古井无波,却又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与阅尽沧桑的平静。他站在那里,气息与山间的晨雾几乎融为一体,自然和谐。他便是松涛观的主人,徐凌宇和龙辉的师父——林青仙。

    林青仙看起来不过四十许人,身上没有半分修道高人常见的凌厉气势或仙风道骨,反而像一位饱读诗书的儒雅先生。然而,当他目光扫过,无论是暴躁的龙辉还是机灵的徐凌宇,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心头那点浮躁瞬间被一股沉静的力量抚平。这是一种源自生命层次深处的无形威压,绝非刻意释放,却足以让低阶修士心生敬畏。若有识货之人在此,定能骇然察觉,这看似温润如玉的道人,其修为境界恐怕早已超脱了凡俗认知,隐于那看似平凡的躯壳之下。

    “师父!”龙辉立刻收敛了所有怒容,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脸上带着懊恼和一丝不安,“是徒儿管教不严,一时忘形,扰了师父清修,请师父责罚。”他偷偷瞪了徐凌宇一眼。

    徐凌宇也赶紧站直了身体,缩了缩脖子,努力想把那几撮不听话的头发按下去,又偷偷抬眼瞄师父的脸色,小声嘀咕着辩解,带着点可怜兮兮的意味:“师父,我……我饿嘛……昨晚那野菜粥,清得都能照见天上的月亮了,喝下去肚子里直晃荡……”他下意识地揉了揉瘪瘪的小肚子。

    林青仙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龙辉脚下那半截沾满泥污的红薯,又落在徐凌宇那张沾着泥灰、却依旧难掩少年灵动的小脸上。他的眼神深邃依旧,但在那古井无波的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难以察觉的复杂情绪——有无奈,有包容,或许还有一丝对遥远往事的追忆。他没有立刻出言责备,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极轻,仿佛只是拂过松针的一缕微风,却莫名地让人觉得沉重,仿佛承载着漫长岁月里沉淀下来的千钧重量。

    “凌宇,”林青仙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传入徐凌宇耳中,“后山的鸟蛋,留着给母鸟孵育后代吧。修道之人,纵是初窥门径,尚在‘初学者境’蹒跚学步,亦需心存仁念,敬畏生灵。损不足而奉有余,非道也。”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徐凌宇,“今日的早课,《清心诀》多加三遍,需凝神静气,一笔一画,不得潦草。”

    “啊?三遍《清心诀》?”徐凌宇小脸瞬间垮了下来,像霜打的茄子。那《清心诀》文字拗口,道理玄乎,他一个十三岁的野小子,哪里静得下心?每次抄写都如同受刑,鬼画符一般。但随即,他听到师父接下来的话,眼睛又“噌”地亮了起来,仿佛瞬间忘记了责罚。

    “至于早饭……”林青仙的目光越过低矮的院墙,望向了山脚下。那里,属于凡俗尘世的几缕炊烟正袅袅升起,在薄雾中显得格外温暖。“为师去村中王老丈家换些米粮回来。”

    “是,师父!徒儿遵命!”龙辉再次躬身,语气恭敬。

    “谢谢师父!师父最好啦!”徐凌宇瞬间满血复活,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仿佛刚才被罚的不是他。他蹦跳着冲向墙角,抄起一把比他矮不了多少的破旧大扫帚,“师兄师兄,我帮你打扫院子!保证扫得干干净净,一片叶子都不留!”他挥舞着扫帚,干劲十足。

    龙辉看着他这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又好气又无奈,最终也只能重重地“哼”了一声,拿起另一把扫帚。对这个皮猴似的师弟,他是打也打过,骂也骂过,道理更是掰开揉碎讲了无数遍,可这小子转头就能忘个精光,依旧我行我素,惹是生非。但龙辉心里清楚,徐凌宇这看似永远用不完的精力、没心没肺的笑容背后,藏着什么。

    那是在徐凌宇刚被师父从死人堆里捡回来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几乎要了这瘦小孩子的命。龙辉守在他床边,听着他在滚烫的梦魇中,一遍遍发出破碎的呓语和哭喊:

    “爹…娘…别丢下宇儿……宇儿听话……宇儿少吃点……”

    “草根……好苦……好扎……娘……宇儿饿……”

    “水……好多水……淹过来了……爹!抓住我!”

    那声音里透出的恐惧、无助和被遗弃的绝望,与白日里那个上蹿下跳、仿佛永远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判若两人。龙辉那时才知道,徐凌宇的父母是在席卷整个“泽州”的百年不遇大饥荒中,为了最后一点点可能活命的粮食或是求生的渺茫希望,在逃荒路上,狠心将他遗弃在了一个尸骸枕藉的土坑旁。那一年,泽州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剧并非传说。是云游路过的师父林青仙,感知到那微弱如风中残烛的生命气息,才将他从死人堆里捞了出来,带回这僻静、清贫却也安稳的青岚山松涛观。

    什么“瀚海境”、“乾坤境”的绝世威压?什么高踞云端之上、俯瞰三十州的“三十六城”?什么统御万国、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修道皇帝?这些对此刻的徐凌宇来说,都遥远得像天边的流云,虚无缥缈。他的世界,就是眼前这座漏雨透风却勉强能遮身的破旧道观;是严厉如父、却又总在关键时刻护着他的师兄龙辉;是神秘莫测、温和包容,像一座沉默大山般守护着他的师父林青仙;还有后山那片虽然贫瘠,却可以让他尽情奔跑、掏鸟蛋、追野兔、偶尔还能幸运地发现几株不值钱草药的广阔山林。

    一顿饱饭,一次恶作剧成功后的得意,师兄被他气得跳脚的模样,师父偶尔带回来的新奇小玩意儿……这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才是构成他当下全部快乐的真实拼图。至于那场几乎吞噬了他幼小生命的饥荒和遗弃,被他小心翼翼地用厚厚的“顽皮”外壳包裹起来,深埋在心底最不愿触碰的角落。

    林青仙看着小徒弟挥舞着大扫帚,卖力却又笨拙地扫起一阵阵更大灰尘的背影,眼神深邃如渊。他抬起头,目光似乎穿透了松涛观上方的薄雾,越过了青岚山的峰峦,望向了更遥远、更辽阔的天际。三十州的广袤版图,三十六城森严如铁的法度与高高在上的傲慢,十五重境界如同登天般艰难漫长的修行之路……这世间即将涌动的风云,终究会不可避免地吹拂到这小小的、仿佛被世界遗忘的青岚山一隅。而眼前这个在鸡毛蒜皮中打滚、用没心没肺掩饰着心底伤痕的少年,他的命运轨迹,或许早在泽州那场遮天蔽日的饥荒尘埃中,在被自己从尸骸中抱起的那一刻,便已悄然偏离了凡俗的轨道,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向了波澜壮阔却又危机四伏的修道洪流。

    他转身,青色道袍的下摆无声拂过门槛上斑驳的岁月痕迹,颀长的身影如同融入水墨画般,悄然没入山间尚未散尽的、带着松脂清香的晨雾里。一句似有若无的低语,如同叹息,飘散在清晨的松涛声中,只余下一点微不可察的涟漪:

    “瓦片易补,人心难修……这世道,怕是要起大风了。”

    山风呜咽,松涛阵阵,仿佛在应和着这句谶语。

    随着林青仙的身影消失在蜿蜒下山的石径尽头,松涛观的小院立刻又“活”了过来,不过这次是劳动的气息。

    “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