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骨生花·机杼鸣春·云阶可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铁骨生花·机杼鸣春·云阶可登 (第3/3页)

不堪,边缘还布满了星星点点暗红色的铁锈痕迹。“不行!”她断然道,那眼神冷峻得像结了冰,“这链条材质不行!抗拉和抗弯折强度都太低了!给我立刻全数换成卧龙岗特种钢厂那批掺镍钢材!图纸呢?”她立刻转身抓起刚才的升降机设计稿,从桌上摸过一支削尖的炭笔,刷刷几下在原图标注链条型号的地方重重打了个叉,在旁边写下新的材料规格。“链条结构强度重新校验!还有,”她笔锋一转,在靠近齿轮啮合部位迅速画了一个带弹簧卡榫的安全构件草图,“立刻在所有关键传动的齿轮轴上加装应急保险插销!万一……我是说万一链条再出问题绷断了,这东西能在一瞬间卡死传动核心!阻止吊篮坠落!”

    赵丽颖的喘息声还没平复下来,她不经意扫过旁边那台安静下来的缝纫机,眼光忽然被缝纫机下部那带脚踏板的结构吸引住了。“哎,万部长,”她一个激灵,指着那踏板道,“你这个设计……用在升降机上成不?那些爬脚手架扛砖扛料的工人兄弟,肩膀都压肿了!要是能用脚踩……手脚都派上用场,多少也能省点力气吧?省一点是一点!”

    万茜愣了一下,猛地看向那缝纫机的踏板装置,又猛地抬头看向自己刚刚改动过的升降机图纸,那思路如同电光石火般豁然贯通!她的眼睛瞬间亮得像点了两盏灯:“行!太行了!怎么就没想到呢!”她一把扯过图纸空白处,兴奋地画下简略的连杆机构图,“就用这个原理!把脚踏板的力量通过这套连杆传递转换成提升动作!工人往升降机操作踏板上一站,一只脚往下用力这么一踩——吊篮稳稳就升!再踩一下松力——吊篮慢慢就落!操作比摇手柄省心省力多了!真正的手脚联动!” 她激动地拍了一下图纸,仿佛看到了工地上那些疲惫兄弟脸上久违的轻松笑容。

    (多年以后,当胡泉在帝国的档案库中翻阅这寻常一日所下的指令记录时,也不得不感慨命运的微妙——有时一个看似寻常、基于务实而毫无神异色彩的决策,恰恰为一片基业奠定了最坚实的钢筋铁骨。)

    现实没有等待历史的回望。仅仅三个月后,在悉尼港翻涌不息、映照着朝阳的金色浪花之间,炎华国营海运公司的第一艘螺旋桨货轮“同泽号”,鸣响了首航的汽笛。船尾那巨大而精巧的铜质螺旋桨猛烈地搅动着蓝色的海水,白色汹涌的尾浪如同一条跃动的巨龙,翻滚向前。在这壮丽的白色浪花涌过的方向,隐约可见属于明轮船“东方信使号”那标志性的硕大烟囱和笨重的明轮轮廓,正孤独地滞留在几海里后的海面上,拼尽全力地喷吐着浓重的黑色烟柱——它起航的时间比“同泽号”只晚了两个小时,现在却已经被稳稳当当地甩下了足足三条海里的遥远距离。此刻刘亦菲就站在“同泽号”那崭新整洁的舰桥上,海风吹拂着她的鬓发。她满意地俯瞰着下层甲板区,那些苏门答腊来的大橡胶箱被南洋华商派来的精壮伙计们利落地码放好。巨大的木箱上,一张张印着鲜红龙纹标签的货运单据在晨风里飒飒作响,那红色在阳光和海水的映衬下,耀眼得仿佛燃烧的火苗!

    陆军被服总厂那宽大明亮的车间里,迎来了不同以往的喧响。整整十台造型统一、黄铜构件闪烁着油亮光芒的脚踏式缝纫机,沿着长长的流水线一字排开。“哒哒哒哒哒哒哒——!”十台机器同时轰鸣起来!那密集如骤雨敲窗般节奏分明的声音混合在一起,竟如同一群勤勉工蜂震动着翅膀齐声鼓噪!老女工王桂香那个面庞清秀、眼神灵动的女儿,此刻就坐在其中一台前,双脚熟练地踩着踏板上下起伏,那双原本该拿着绣花针做女红的灵巧双手,此刻稳当当地控制着一件制服袖口的走向。坚硬的钢针牵引着坚韧的线在布面上飞快奔驰。在那飞针走线的韵律下,一天竟然奇迹般地产出了五件工艺精湛的军装成品!监工作员拿起成品凑到亮光下一寸寸查看,连最苛刻的老师傅都挑不出毛病——针脚均匀细密,缝合牢固有力,该直的地方笔直如尺,该弯的地方弧度圆润,比厂里那些干了二十年的老裁缝手工精心缝出来的还要齐整、还要漂亮!而在车间墙角,一溜用防尘油布仔细包裹、即将发运的木箱前,几个穿着整洁工作服的青年正小心翼翼地在箱盖上刻上一行工整有力的铭文:“炎华制造 匠心如砥”——这些箱子里装着的,正是首批将要远航爪哇,扎根南洋的缝纫机。

    就在同一片晴朗的天空下,那座宏伟的悉尼城防钟楼,已经如同巨人般昂然矗立,进入了最后的封顶阶段。钢铁的脚手架如同一张巨大的立体网络,紧紧地包裹着高耸的楼体。在距离地面几十米的高度上,万茜团队倾力打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升降机正在稳定地运行!坚固的镍钢链条在巨大的驱动齿轮引导下,发出节奏分明的“咔嗒、咔嗒”的声响。巨大的吊篮稳稳悬吊着满当当的灰砖和水泥,在崭新的导轨框架内平稳上升。取代了原始手摇装置的脚踏连杆机构,此时显出了巨大的优势。一名工人稳稳地站在悬空的操作平台上,只用一只脚有力地踩下踏杆,吊篮便稳稳升起一尺!再抬起脚,动力杠杆缓缓复位,吊篮便缓慢却极其安全地平稳下落。沉重的体力被巧妙转化为了便捷的脚踏操作,工人脸上因用力搬运而产生的涨红和青筋明显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控制的松弛。“省力!这玩意儿是真省力气!比扛着砖爬架子省多了,少说省下一半!”一个刚用吊篮运送完两筐砖的年轻工人兴奋地仰头朝上面吼着。钟楼工地现场的负责人,赵丽颖正站在一片砖石空地上,仰头仔细审视着升降机的运行情况。阳光正好穿过钢铁构架的间隙,在吊篮升过某个特定角度时,一道极其细微的反光在她眼角处闪了一下——那亮点正是固定在传动轴保险装置内部、一个用约翰国舰炮哑弹碎片打制抛光的小小钢制保险销!在危险时刻,它将化身最后的守护者!

    这一年的年底述职汇总,胡泉案头收到的三份来自不同领域的总结奏报,每一份都是具体而令人欣喜的成果:首航的“同泽号”螺旋桨轮船,仅半年航次,就为国营收支贡献了实实在在盈利二百龙元!纺织厂因十台新型缝纫机投入使用,全厂总体制服被服缝制效率直线跃升四倍!工建领域,新式升降机在各大重点项目工地的推广使用,使得因高空搬运、重型材料吊装引起的严重工伤事故发生率锐减七成有余!

    当然,此时的胡泉还无法确切知悉这三项革新给炎华大地带来的深远的、润物细无声般的巨变。系统那微不可察的提示音悄然在他耳畔响起:【日常扫描完成。检测到区域内文明因自主技术革新正稳步发展跃升,根基牢固,社会整体稳定性评级已由‘良好’提升至‘优良’。】

    此刻的胡泉,只是习惯性地踱步到议事大殿那扇镶着厚玻璃的落地长窗前,目光穿透一片清澈的蓝天白云,遥遥望见卧龙岗那一片依山而建的工业区中,粗壮的烟囱正笔直地指向云霄,永不疲倦地喷吐着象征工业活力的滚滚白烟,它们像擎天之柱一样支撑着初升的朝阳。他又一次拿起那枚被放在桌角、常常被他把玩的龙元银币,指腹在那硬币边缘一圈精细仿制的齿轮纹路上缓缓摩挲而过。一圈,又是一圈。细微的触感仿佛在计算着岁月流逝的节点。他很清楚自己并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也不会依赖系统许诺的那些所谓“捷径”与“蓝图”。他心中只坚定着一个朴素的信念——炎华脚下这条路,不用靠老天爷赏赐什么捷径未来,靠的是实打实的锤子敲、汗水浸、机器转的奋斗!炎华人自己一定能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把脚下的每一步都踩实了,踏出一个比未来更光明、更厚实的大好明天!

    就像他手中这枚硬币在阳光下的剪影。在硬币的正面,威严的盘龙张牙舞爪;在硬币的背面,那只曾被踩在脚底的袋鼠正倔强地昂首;而就在龙爪与袋鼠蹄爪相互交织缠斗的漩涡中心区域——一枚崭新锻造的、闪耀着独特冷硬光泽的钢铁齿轮印记,正悄然浮现在硬币的圆心!它每一道锐利的齿痕,都像是在拼命地、牢牢地咬住奔涌向前的时光巨轮,强硬地留下了一个崭新的、属于炎华自己的时代烙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