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428章 路云拿奖的其他竞争者,马一龙的超级火箭高级原型机终成功 (第1/3页)
【哇,现在的航天信息是真多,以前怎么就没注意呢?】
【以前除非是超级炸裂的航天任务,要不然就是小圈子消息,现在是因为路云这个自带超级流量的影视航天二合一大明星带起来了很多关注度,新闻报道的多了,所以知道的人就多了。】
【确实,不过路云实力太强了,这么多称号,这……这里站不下这么多人!】
【哈哈哈,没办法,我们路神就是这么强大,封号少了都无法提现他的真正实力!】
【还真是,之前没看过这种称号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路云竟然这么强,感觉他好像什么都会似的。】
【可惜这个是选航天方面的东西,其实路神还有其他方面的巨大影响力,比如动力外骨骼方面,感觉再过几年动力装甲都能造出来。】
【这个没办法反驳,路神真的太强了,航天方面没有一个称号是凑数的……】
“木鸢”级太空穿梭机的总设计师就不说了,这是最无可争议的,因为这玩意真的前无古人!
不管是仅仅部分可用的航天飞机还是没有彻底研发出来的单机入轨第二代航天飞机X-33,它们都无法蹭流量。
路云设计建造的“木鸢”级太空穿梭机不单单是X-33那样靠在发射架上发射起飞的单级入轨航天飞机,它可以直接在跑道上水平起飞。
这样不仅成本更低,也更加的灵活,乘客承受的G力加速度也更小。
而有了“木鸢”级太空穿梭机,那人类载人航天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商业太空旅游大爆发的主要推手就顺理成章了。
以前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周期都是以“月”为单位的,尤其是去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往往是好几个月才发射一次。
毕竟载人航天的成本太高了。
除了刚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时候会单纯让航天员乘坐狭窄的载人飞船在太空轨道上转几圈,其余的时候都会让他们在空间站里待上一段时间做研究。
当然,前提是有空间站。
但是自从有了“木鸢”级太空穿梭机,尤其是原型机“木鸢号”试飞的时候,载人进入太空的周期都是按“天”或“周”计算的。
比如十天半个月、一两周之类的。
对于载人航天来说就是妥妥的“航班化”。
而从去年夏天到现在差不多十个月的时间,“木鸢号”试飞载人9次,“内部合作商”模式载人4次,“木鸢”级量产初号机“灵机一动号”执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