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5章 “公证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05章 “公证人”! (第2/3页)

感欣慰。

    随信附上的译稿,使用的是中国知识阶层通行的高雅文体,如同拉丁文之于欧洲,想必是期望它能被学者文士接纳与重视。

    对此,我深表理解与尊重。

    然而,请原谅我或许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一点浅见。

    我创作《老卫兵》之初衷,并非仅为博取文人雅士一笑,更在于描绘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期引发更广泛的共鸣。

    在法兰西,的生命力源于它逐渐走出沙龙,市民都可以阅读、谈论。

    据我所知,在中国,除了这种高雅的文体,还有一种更接近市井百姓口语的语言,才是的主流。

    ……

    随信寄回您的译稿,请查收。

    再次感谢您的厚谊与努力。

    您诚挚的,莱昂纳尔·索雷尔】

    莱昂纳尔没有直接批评严复的文言译文,而是通过表达对受众和功能的思考,委婉地提出了“白话翻译”的可能性。

    莱昂纳尔也没有在信中提及自己有没有将译稿给陈季同观看;这些意见严复能看懂多少,是不是会采纳,那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至于说“朗拿度·梭勒”这个译名,莱昂纳尔也没有进行纠正,他觉得这个译名在未来,会是个不错的文化变迁的印迹。

    莱昂纳尔又将信交给了艾丽丝,然后收拾一番就出门。

    今天是1880年的1月3日,昨晚《合唱团》已经演到第四场,火爆程度丝毫未减,甚至有外地的观众慕名而来,花上5倍的价钱购买黄牛票,就为了一睹《合唱团》的风采。

    这出戏剧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印钞机,给莱昂纳尔与法兰西喜剧院都带来巨大的收益。

    仅仅4场,莱昂纳尔的票房分红就超过了2000法郎。

    如果像埃米尔·佩兰给自己的信中所说,《合唱团》成为喜剧院的常驻剧目,而且要去外地巡演,票房分红高达6%,那带给他的年收入很可能超过3万法郎。

    此外莱昂纳尔现在还有连载、转载等收入,稿费的币种不仅有法郎,还有英镑、卢布……

    《合唱团》可能还会引来英国、俄国,甚至德国的剧院签约。

    这些都涉及到复杂的法律条文、收益核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