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教学研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6章:教学研讨 (第2/3页)

同时,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基础巩固游戏,让他们在玩中练。”

    他一边说,一边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易的金字塔结构图,清晰地标注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应对策略,条理清晰,操作性强。台下响起一片恍然大悟般的低语,还有老师们赞许的点头。

    “武老师,”又一个声音响起,带着点好奇,“你刚才提到那些生活化的情境设计,灵感都从哪儿来啊?比如那个‘环海绿道相遇问题’,我们这靠山的小学,孩子都没见过绿道,怎么代入?”

    这问题让武修文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丝,他嘴角甚至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个极其短暂的、几乎看不见的笑意!

    “观察生活,留心孩子们的世界!”他回答得很真诚,“‘环海绿道’的灵感,其实来自我们班一个孩子课间画的涂鸦,他画了他爸爸周末骑车带他去海边新修的路玩;至于山区的学校,为什么不换成‘放牛的娃在山坡相遇’或者‘赶集路上谁先到’?情境是壳,核心的数学关系和思维是核,只要这个‘核’是孩子们熟悉或能理解的‘壳’装进去,就能产生共情!”

    他举了几个因地制宜变通的例子,台下老师们听得入神,有人甚至笑出了声,气氛活跃了不少!武修文感到后背渗出的冷汗,似乎被这股暖意烘干了少许。

    就在这时,林方琼的声音不高不低地插了进来,带着一种刻意的平淡:“武老师讲得很好,理念新,点子活。不过,”她的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武修文,“我们都知道,六年级时间紧,任务重,搞这些‘超市’、‘骑行’,会不会……有点花架子?耽误了正课时间?毕竟,最终还是要看卷面分数说话!”

    她特意在“卷面分数”四个字上加了重音,目光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质疑。

    这直指核心的质疑,像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破了刚刚升温的空气!整个会议室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武修文的身上,包括李校长也微微蹙起眉头。

    昨夜黄海涛那焦躁的踱步声,黄母空洞绝望的眼神,黄诗娴无声颤抖的肩膀……这些画面,再次凶猛地冲击着武修文的神经!他感到一阵眩晕袭来,胃里猛地抽搐了一下,喉头泛起一股苦涩!他用力捏了一下自己的虎口,尖锐的疼痛让他瞬间清醒!

    “林老师问到了关键,”武修文的声音依旧平稳,甚至比刚才更清晰了几分,只有离得近的人才能察觉他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强压下去的波澜,“效率,永远是生命线!所有的活动设计,都不是为了热闹而热闹!”

    他转身,点开PPT的下一页,展示出一张清晰的对比统计图:“这是我班接手时和最近一次单元测的成绩对比,大家可以看到,及格率提升了22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低分段人数大幅减少,中高分段比例显著提升!”

    图表上的箭头有力地向上攀升着。

    “我所有的‘花架子’,核心目标只有一个:让知识被理解、被记住、被运用!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兴趣是理解的动力。学生懂了,会用了,分数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靠机械刷题、死记硬背堆出来的空中楼阁!”他的目光坦然地迎向林方琼,没有丝毫退缩,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实践力量,“磨刀不误砍柴工,激发内驱力,提升课堂效率,最终指向的,正是林老师关心的‘卷面分数’!而且是更扎实,更有后劲的分数!”

    短暂的沉默后,台下先是响起几下零星的掌声,很快便汇聚成一片真诚而热烈的浪潮!

    赵皓星甚至朝他竖了个大拇指,脸上满是认同;林方琼动了动嘴唇,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扯了扯嘴角,移开了视线,低头在笔记本上划拉着什么,表情复杂难辨;李校长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释然和赞许的笑容!

    交流环节在热烈而务实的氛围中继续。

    武修文紧绷的神经如同拉到极限的弓弦,在掌声响起的一刹那,终于获得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松弛!然而,这松弛只持续了短短一瞬,随即又被更深的焦虑取代!时间的流逝,在此刻变得异常清晰,墙上挂钟秒针每一次的跳动,都像小锤敲在他的心尖上!每一次发言的间隙,每一次目光扫过窗外那片刺眼的阳光,急诊室外那盏象征着生死的红灯,便在他的脑海里倏然亮起,红光灼目,烫得他灵魂都在发颤……

    会议终于接近尾声。

    李校长满面红光地站起身,做了总结发言,高度赞扬了武修文勇于探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