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朕问》天下(三) (第3/3页)
明整体还是向好的,陛下不是已经击败了鞑子入寇,京师流民也已经大为减少。”
朱慈炅嘴角抽搐,竟然有些无言以对。
王坤收拾了朱慈炅扔落的镇纸砚台,手上还沾满墨汁,躬守在田维章身侧。
“来阁老,陛下亲征时,内阁不是反对吗?还怂恿太后施压。京师流民减少,不是都在皇店公司吗?内阁不也反对,说陛下与民争利吗?”
来宗道大怒,瞪着王坤,嘴唇蠕动却也说不出话来,只好低头。
王坤虽然穿的是最低等的太监服装,但骄傲得像是司礼监掌印,眼神对视,丝毫不怂内阁。
朱慈炅心中窃喜,嘴替就是好,但依然板着脸。
“闭嘴!这里有你说话的份?没大没小的。还不赶紧收拾了。”
朱慈炅又转身扫视了一圈御书房内坐着站着的群臣。
“朕不想再说什么意气之言。诸卿只要记住,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朕说了十事,刘先生说记不住那么多,那好,那就一件一件掰开了说。”
“第一件事,白银。众所周知,我大明白银产量极低,但白银如今却成了我们主要流通货币,诸卿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朕今日收到一个消息,京师的耕牛如今价值32两白银,朕如果没有记错,两年前是28两,如果再远点,万历年间不过十两。你们谁能为朕解惑,这是为什么?”
群臣面面相觑,纷纷蹙眉。
徐光启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朝服,小声假装自己还在病中。
“陛下,白银主要是来自外洋,是我大明用丝绸瓷器换的。至于京师耕牛涨价,可能是耕牛产出不足,牛马商人刻意抬高价格所致。”
朱慈炅点点头。
“徐先生说的没错,朕就不计较——明明是禁海,为何还流入如此巨量白银了。但煌煌大明的货币竟然依赖西洋人,你们觉得心里踏实吗?西洋人的白银也不是用之不完的,一旦他们银流短缺,大明要怎么办?
京师耕牛,徐先生说得也有道理。但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不是京师市面上的白银增加了才导致物价上升的呢?
仔细想想,黄首辅为了招兵洒了多少银子出去,京师官员的欠奉都补齐了吧,皇店十万员工也有固定银钱收入,皇店建设甚至付出了百万银子,还有先帝修陵,国家大祭,京师工程。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京师投入了好几百万两白银,所以,京师的白银贬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