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朕问》天下(三) (第2/3页)
马士英站在御书房角落里很慌,不是阁老就是皇帝近臣,他站在这里算什么?而且,他不知道应该不应该施礼参见,要知道,看起来官位不高的有几人是直接坐下了的,进来后没有人跪拜啊。
他还在纠结,御座上的朱慈炅已经直接开口,开门见山。
“诸位都已经知道,我大明的人口可能已经突破三亿了,而随着寒潮南下,北方土地大面积减产,地不养民是我大明最大的危机。毫不夸张的说,大明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一场天灾就可能全面崩溃。
诸位都精通历史,中国历史有记录以来有过三次长时间的寒潮,一次是汉末三国,一次是唐末五代,然后是宋亡元起。朕与诸卿有幸,面对的是第四次,或许过两年,我们可以在南京玄武湖欣赏到结冰风景。
大祭已经结束,但朕不会返回北京,太冷了。如果三国五代的兵祸不可避免,朕扛不住这江山社稷,中国幅员辽阔,短时间南方还是可以守住宗庙的。朕也可以和江南的才子佳人们一起歌舞升平,直把杭州当汴州。
至于朕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朱慈炅小手往御案上一拨,刚刚朱慈炅提字时未收起的白玉镇纸连带砚台一起被扫落御案,在名贵的波斯地毯上溅出大团墨汁。
不过双层地毯质量还真不错,镇纸砚台居然都没有摔坏,声音也很轻。
当然,内阁三老和天工院诸官依然是震耳欲聋,一个个都低着头,脸色纠结难看。
刘一燝脸色更是垮得有些苍白,他是最早知道小皇帝停跸南京的人,但他打死也没有想到小皇帝还有这层“算计”。
“陛下息怒。臣等身居内阁,自当殚精竭虑,为陛下分忧,为天下纾困。”
朱慈炅冷笑一声。
“纾困?怎么纾困?你能变出谷满仓?还是能挡住鞑虏南下?
寒潮不仅仅是北方诸省,蒙古人和女真人一样受到影响,甚至他们更饿,饿鬼一样的饿。
没关系,胡无百年之运嘛,再经历一次五胡乱华,或者剃发易服就好了。
关于人口增长,地不养民也好办,五代之鉴在前,只要不停的屠城,厮杀,闹个四、五十年就好了嘛。
反正前人经验在前,咱们一起躺平,不舒服吗?”
来宗道从来都是他训小皇帝,这还是第一次被小皇帝训,十分别扭难受,他昂起脖子。
“陛下,是不是忧思过甚,有些夸大其辞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