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七章 对皇孙赞不绝口的藩王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三百二十七章 对皇孙赞不绝口的藩王们 (第3/3页)



    那蒸汽船日夜兼程,可比寻常漕船快多了。”

    朱雄英温言道:“七王叔言重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本就是我大明的规矩。

    再说,本皇孙已让人在重庆府修建水力磨坊,将来蜀地的粮食加工也能省力不少。”

    “水力磨坊?”

    朱柏眼睛一亮道:“可是利用水流驱动的那种?臣在荆州也见过类似的装置,只是太过简陋。

    大侄儿若有改良之法,还请不吝赐教。”

    朱雄英笑道:“九王叔喜好格物,孙儿正有此意。

    工部已画出图样,改用齿轮传动,效率能提高三倍。

    明日让匠人送一份到王叔府中便是。”

    朱柏喜不自胜,连连称谢。

    坐在他身旁的庆王朱栴也开口道:“臣的封地在宁夏,多是戈壁荒漠。

    大侄儿推广的新式水车,可比老法子节水三成,如今那边的屯田面积已扩了万亩。

    臣代宁夏百姓,谢过大侄儿!”

    说罢便要起身行礼。

    朱雄英连忙虚扶:“十六王叔不必多礼,推广农技本就是朝廷分内之事!”

    酒过五巡,菜过三旬,诸王脸上都带了些醉意。

    朱桂借着酒劲,又扯回了股份的话题:“大侄儿,第三期股份何时开售?臣那八百万两可是带足了,定要多买几股。”

    朱雄英笑道:“十三王叔放心,三日后便在京兆府衙开售。

    只是本皇孙有个提议,诸位王叔买到的股份,不妨拿出一成,设立藩地公益金,用于修桥铺路、赈济灾民。”

    朱棣当即应道,“这有何难,臣愿拿出两成!北平府正缺修铁路的银子呢。”

    “臣也愿出两成!”

    “臣附议!”

    诸王纷纷响应,朱元璋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你们身为藩王,当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多为百姓做些实事,才能保一方安稳。”

    夜渐深,家宴也近尾声。

    诸王告辞离去时,脚步虽有些虚浮,脸上却都带着笑意。

    朱棣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灯火通明的宫殿,对身旁的侍从道:“看来,咱们这位大侄儿,比想象中还要厉害啊。”

    侍从低声应道:“王爷说的是。殿下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胸襟远见,实乃大明之福。”

    朱棣嗯了一声,不再言语,心中却已打定主意,将来定要好好辅佐这位大侄儿,共创一番大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