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七章 对皇孙赞不绝口的藩王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三百二十七章 对皇孙赞不绝口的藩王们 (第2/3页)



    那蒸汽机既然能挖矿能织布,为何不能用到军器上?若是能造出蒸汽驱动的战车,将来出兵征战,岂不是如虎添翼?”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诸王大多有军旅经历,闻言都露出期待之色。

    朱雄英心中微动,暗道四叔果然时刻不忘军务,遂解释道:“四王叔所言极是,工部已在试验蒸汽火炮。

    只是这机器太过笨重,还需轻量化改良,怕是还要些时日。”

    “好!好!好!”

    朱棣连道三声好,起身拱手道:“若是真能成,臣愿捐出北平府三年赋税,支持大侄儿研发!”

    “臣也愿捐!”

    “臣亦有此意!”

    诸王纷纷响应,连素来不问政事的宁王朱权也开口道:“臣府中豢养了些巧匠,若大侄儿用得上,尽可调去工部听用。”

    朱雄英起身还礼:“诸位王叔厚爱,孙儿心领。只是研发之事耗费巨大,却不必劳烦王叔们破费。

    京西煤矿的红利,足以支撑这些开销。”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将来军器改良成功,首功当归于诸位王叔今日的支持。”

    朱元璋见状,捋着花白的胡须笑道:“你看你看,这就开始收买人心了。”

    虽是斥责,语气里的欣慰却藏不住。

    他转向诸王,“你们可知,大孙为何要将煤矿股份分给你们?”

    周王朱橚略一思索,答道:“想必是让我等藩地也能用上便宜煤炭,惠及百姓。”

    朱元璋目光深邃道:“然也!大孙是想让你们明白,朱家的江山不是朕一个人的,也不是他朱雄英一个人的,是咱们整个朱家的。

    你们在藩地守土安民,中枢在京城革新图强,上下一心,方能保我大明万代基业。”

    诸王闻言皆敛容正色,齐齐起身行礼:“儿臣(臣)谨记父皇(皇爷爷)教诲!”

    家宴继续进行,气氛却比先前更加融洽。

    诸王不再只谈股份红利,转而说起各地的见闻。

    蜀王朱椿说起成都平原的水利新修,湘王朱柏谈论着荆州的新式学堂,辽王朱植则描述了辽东的屯田成效。

    朱雄英静静听着,不时提出些建议,往往一语中的,引得诸王频频点头。

    “说起来,臣还有一事要谢过大侄儿。” 朱椿放下酒杯,脸上带着感激。

    “去年蜀地大旱,粮价飞涨。多亏大侄儿提前调派粮船,走长江水道运来三万石粮食,才稳住了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