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311章 提前十年问世的《流浪地球》 (第1/3页)
就在时光科技全力研发的同时,拾光映画也没有闲着,编辑部虽说不至于连夜的灯火通明,但也经常亮到很晚。
这边忙碌的,自然是被洛珞寄予厚望的下一部戏的剧本了。
初夏的蝉鸣撞进落地窗,温岚将一沓资料拍在长桌中央,九位核心编剧围坐,空气里凝着咖啡豆和茶水混合的香气。
中央长桌上,散落着打印资料和笔记本电脑——正是温岚拍下的一份项目策划书,封面上,简陋却充满力量感的行星发动机剪影与“拾光映画”的Logo并置。
温岚环视围坐的九位核心编剧团队,目光最后落在坐在主位旁的一位头发微卷、穿着朴素夹克、脸上带着些许学者拘谨又掩不住兴奋的儒雅男子身上——刘慈欣。
这位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科幻作家,此刻正被洛珞邀请,作为原作者深度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剧本改编会议。
“洛总的要求很明确”
温岚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她指尖点了点策划书封面:
“三个月,定稿,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剧本,它将是承载拾光乃至中国科幻电影未来的‘方舟’。”
“它要震撼,要有哲学深度,更要——为即将诞生的‘流形引擎’量身定做,全方位展示我们能达到的3D沉浸视效巅峰。”
“这部戏,就是要让观众坐在电影院,真正‘体验’被一万座行星发动机蓝色等离子体光柱推向深空的感觉!”
她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一片轻微的吸气声。
编剧们脸上混合着压力与亢奋,刘慈欣更是眼睛发亮,身为原作者,他比任何人都渴望看到自己笔下宏大的想象被视觉化,但3D电影这种目标,毕竟之前没有人有过经验。
然而,拾光在《源代码》上展现的技术实力,以及洛珞在会议开始前简单向他们阐述、代号“流形”的神秘3D渲染核心的构架理念,让他看到了难以言喻的可能性。
“大刘老师”
温岚转向刘慈欣,语气诚挚而尊重:
“您的原著是无比坚实的基础,从‘流浪地球’计划启航到木星危机,那个在冰冷宇宙法则下挣扎求存、团结与牺牲并存的壮阔故事,核心骨架我们坚定不移。”
“这次改编的重心,是如何将这场横跨两千五百年、牵扯数十亿人类命运的宏大叙事,浓缩在一部电影的时空内,同时,让它成为视觉奇观与技术革新的载体。”
刘慈欣连忙点头,推了推眼镜:
“温总,感谢信任,能参与这个项目是我的荣幸,《流浪地球》的改编难点在于尺度的平衡,书中‘历史片段’的叙事方式在电影里需要具象为人物故事线。”
“而且,要将那些冰冷的物理法则和社会学推演,转化为能打动普通观众的戏剧冲突和情感共鸣。”
是的,这正是这次拾光的核心项目,洛珞都对其寄予厚望的3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其实早在拾光映画成立之初,洛珞便把已经问世的那些具有改编价值的版权搜罗了一遍,这几年更是几乎全盘买了回来,《流浪地球》正是其中之一。
此次就由拾光的编剧们,联合原作者刘慈欣共同改编电影剧本。
作为当年被誉为推开国产科幻大门的著作,洛珞对于电影的剧情到现在还仍记得比较清晰。
不过他也没有再把编剧的活揽到自己身上。
现在的他也不再是两三年前大把空闲时间,写剧本,拍戏,演戏,啥都不耽误的他了。
单单是在《白夜》拍摄期间,他就离组去了时光科技一次,去了趟长五的研发基地,还回了趟水木。
虽然有时候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像是句空话,但洛珞确实不打算把时间再浪费到绞尽脑汁写剧本上面,也该给编辑部的编剧们找点事情做。
再加上,他也想看看,在不同编剧加上刘慈欣的手上,这部电影剧本会不会有些其他的火花碰撞出来。
“这正是我们需要群策群力的地方。”
洛珞接过话题,神态沉稳,仿佛这史诗级的挑战只是日常。
“大刘老师提的很好,我们需要塑造几个核心角色作为观众情感的锚点,比如…”
洛珞翻开策划书内页,上面已有初步的设想,有些正是他的思路:
刘培强: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到在空间站服役多年、肩负使命却饱含愧疚的中年父亲。
他是“领航员”空间站的象征,是连接地球与方舟的纽带,他的选择,关乎全局的成败。
这个角色需要体现理想主义、牺牲精神和深沉的父爱。
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