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4章 惶恐不安!徐允恭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444章 惶恐不安!徐允恭回京! (第3/3页)

原部族交易,用丝绸、茶叶换他们的马匹、皮毛;再有就是组建草原铁骑,震慑草原的同时,也可为商路保驾护航……”

    朱高炽一边说,一边在图上标注:“除了和林之外,这里,克鲁伦河流域,水土肥沃,适合种麦;这里,金山脚下,有铜矿铁矿,可设工坊;这里,居延泽附近,可建驿站,连接河西走廊……只要能把这几处盘活,不出五年,岭北就能从耗费军饷的包袱,变成给朝廷输血的粮仓与钱库。”

    徐允恭站在舆图前,越听越是心惊。

    他本以为经营岭北不过是屯垦戍边,没想到朱高炽竟有如此详尽的规划,连商路、矿产、流民安置都考虑到了。

    这些想法看似大胆,细想却处处透着稳妥,尤其是“用互市利益牵制草原部族”的法子,比单纯的军事打压要高明得多。

    “殿下……”徐允恭转过身,看向朱高炽的目光里已满是敬佩,“这些谋划,竟是殿下亲想的?”

    “也不全是。”朱高炽笑了笑,“有些是跟皇爷爷请教时想到的,有些是曹国公他们的边策后琢磨出来的。大舅父您久在北平,对草原事务熟稔,这些规划还需您因地制宜去调整。”

    徐允恭深吸一口气,胸腔里翻腾的惶恐散去大半。

    朱高炽勾勒的蓝图如此清晰,从屯垦到商路,从筑城到教化,环环相扣,连可能遇到的阻碍都提前想到了应对之法。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有朝廷的全力支持,有皇帝的亲口允诺,绝非空中楼阁。

    这样一来,这事倒不是不能成。

    他徐允恭自少年时便跟着父亲在军中耳濡目染,骨子里哪没有建功立业的念头?

    镇守北平虽也算尽责,却终究少了些开疆拓土的气魄。

    如今岭北这摊子事,看似艰难,实则正是天赐的大好机会——若能让那片蛮荒之地变成稳固的疆土,这份功绩足以载入史册,足以对得起父亲的教诲,更足以证明自己并非只靠父辈荫庇的纨绔子弟。

    先前的慌乱渐渐被一股豪情取代,他甚至开始琢磨起抵达岭北后该先从何处着手,是先整肃军纪,还是先勘察屯田之地。

    原来,所谓的惶恐,不过是源于对未知的胆怯,一旦看清了前路,那股埋藏心底的壮志,便再也按捺不住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