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长和国的内乱 (第2/3页)
来:“太祖师叔,不如咱们明日就去找仲甫那小子说道说道?”
“急什么!”
唐小鱼当然听见了唐迟的话,也听懂了唐迟话中的意思。
她对政治没什么野心,但不代表她不愿意唐门发展得更好。
何况因为负责传送大阵的事,她在白石仙宗治下的诸多地方走动,渐渐也看到了师父张承道是如何一点点改变民生的,尤其是大刀阔斧变革的陇西,百姓的生活好了可不止一点!
扪心自问,她其实也愿意自己的乡人也过上这样的好生活的,只是将剑南道送给白石仙宗当然不可能,但模仿白石仙宗的治理模式,抱其大腿,还是可以的。
是故唐迟的想法,可谓是点到了唐小鱼的心坎里。
大长和国那边治理可是非常落后的,要不是唐门硬将前周国和南楚国的各种建制和律法政令东拼西凑地学过来,只怕剑南道也会像大长和国其他地方一样,还处于奴隶制的时代呢!
任谁都是渴望发展的,即使是统治者,只不过大多数庸碌无能的统治者因为惧怕发展带来的阵痛,和自身利益的暂时性相对受损,才会扼制发展,可本质上谁都是向往先进的制度和更稳定和平的环境的。
当然了,心动归心动,唐小鱼可不像唐迟那样猴急。
她上次见唐仲甫还是十来年前的唐门门中弟子大比的时候,那会儿的唐仲甫还很年轻,才三十多岁,意气风发。
这十来年过去了,人总是会变的,谁知道唐仲甫心底是什么想法?
唐迟再一脑门热,真正掌控剑南道的还是唐仲甫,拍板决定的,也是唐仲甫。
所以唐小鱼心底想着,还是先等唐仲甫回信,再做决定。
唐仲甫回信很快,但让唐小鱼没想到的是,刚收到回信的当天晚上,唐仲甫自己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渝州。
“益州的龙王祭才完事几日,晚辈就收到您的信了。”
唐仲甫对唐迟很客气,脸上带着古怪的喜色。
唐迟捋了捋胡子,笑呵呵道:“我们本是想着过两日去拜访你的,你那里政务繁忙,白跑这一趟作甚!”
“师祖哪里的话,怎能让您去拜访我!”
唐仲甫算来确实是唐迟的徒孙,所以称一声师祖,倒也正常。
只不过以唐仲甫的地位和权势,仍对唐迟如此恭敬,就颇为难得了。
唐小鱼还在打量唐仲甫时,就听唐仲甫甩出来一个大消息——
大长和国内乱了!
大长和国的国君还是前周朝时封的节度使,姓董,趁着大周四分五裂,中原地区战火不断时,同昆弥川白部、丽水的乞蓝部、濮地的思摩部等几个部族的贵族一同建立起大长和国。
期间也有几次叛乱,什么乞蓝部篡位、思摩部分裂等,但断断续续的,不断分裂、合并、篡权、归正,一直传承至今,国姓仍然为“董”。
整个大长和国的国土虽然不小,甚至比后周国要大多了,但因为大部分地区都是部族聚居地,所以很多地方都像剑南道一样,是羁縻地,只保有名义上的从属关系。
高氏乃是昆弥川白部的贵族,即掌权者,权势极大,最初屈居董姓之下是因为节度使有兵权,军中武者众多,白部打不过。
可这上千年过去,又在背后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