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一大堆疑问和激情犯罪的米哈伊尔 (第3/3页)
正好聊到了,一些人简单争论了几句后,有人突然就想到了酒馆里那位知识非常丰富的年轻人,于是当即便有人问道:
“嘿,年轻的先生,你懂的可要比那些据说有文化的人还要多的多,你觉得简单易懂的诗算诗吗?你有见过这样的诗吗?”
“当然。”
念报纸的年轻人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道:“这样的诗有很多很多,而且其中有一些写的相当不错。”
“哦?”
虽然依旧有人觉得诗歌这种东西难以理解,但架不住有人趁着气氛顺嘴就喊了句:“那你能念一首给我们听听吗?简单易懂的诗,是有这种东西吧?”
“当然。”
尽管对于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并不多,但当那个年轻人念出一首诗的名字后,场上原本还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的人们一下子都看了过来,脸上还带着惊讶和疑惑的神色。
什么叫《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
工人会对历史产生疑问吗?
而在听到这个名字后,原本还在跟自己的追随者们说些什么的蒲鲁东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便赶忙朝着酒馆前面的位置看去,在这一瞬间他的脑中一下子出现了很多诗歌,但似乎真没有哪一首是能对得上这首诗歌的名字。
还不等他再想些什么,那位年轻人就已经念出了诗歌的正文:
“那七个城门的底比斯是谁建造的?
书本上列了一些国王的名字。
石头和砖块是国王搬的吗?
还有巴比伦,一再被摧毁
是谁又一再将她重建?
金光闪闪的利马的建筑工人,
他们住的房子在什么地方?
砌了一天的城墙,
天黑之后,万里长城的泥水匠在哪里过夜?”
当这一连串通俗易懂的反问被念出来后,刚刚才安静了一阵的小酒馆顿时就是一阵躁动,尽管他们当中有些人对有些历史并不是很了解,但大致的意思确实不难听出来。
简单来说,那些貌似伟大的建筑物和成就,到底由谁建造?
就在有些人的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的时候,诗歌的内容还在继续:
“雄伟的罗马到处都有凯旋门。那是谁打造的?
那些罗马皇帝战胜的又是谁?大名鼎鼎的拜占庭,
它的居民都住在宫殿吗?
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大海先淹没奴隶,然后
那些主子才漂浮在黑夜的汪洋中哀嚎。
年轻的亚历山大征服了印度。
就凭他一人吗?
凯撒打败了高卢人,
他该不会连个煮饭的都没带吧?
无敌舰队沉没的时候,
西班牙的腓力哭了。
没有别的人哭吗?
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获胜。
除了他还有谁获胜?”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只感觉心中有某种情绪在激荡的蒲鲁东努力地抬起脑袋,甚至不顾体面地踮起了脚尖,只为能够看到念诗的那个人的长相。
只可惜小酒馆内的灯光实在是太过昏暗,对方又刻意将头埋低,因此无论蒲鲁东如何努力,他最终还是只能将注意力暂且先放到了诗歌的结尾:
“页页有胜利。
谁来准备庆功宴?
代代出伟人。
谁来买单?
一大堆史实。
一大堆疑问。”
当这首诗念完后,本应喧闹的小酒馆一时之间有的只是沉默和疑惑,既疑惑于这首诗,又疑惑于这首诗的内容,但是没过多久
感受到场面正在快速升温的米哈伊尔:“.”
坏了,在这种场合待多了,一个没忍住好像有点激情犯罪了
只能说,还好名字是化名,诗也是别人的,没跟任何人透露过兼职的事,衣服变了,脸也是抹了把灰的,再加上人多和昏暗的环境.
尽管感觉这年头巴黎警察的侦查手段应该没那么牛逼,但还算清楚自己念了什么的米哈伊尔决定先极速撤离酒馆,再尽快撤离巴黎。
于是很快,趁着场面稍稍有些混乱的时候,米哈伊尔灵活地来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接着便忍痛放弃了自己应得的晚饭,然后很快就消失在了巴黎深沉的夜晚当中。
不过走着走着,米哈伊尔还是回头看了一眼,他什么都没有看见,但他似乎又看到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