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一大堆疑问和激情犯罪的米哈伊尔 (第2/3页)
内却是突然有些躁动,当安托万循着声音看过去的时候,一位一看就是个标准的穷光蛋的年轻人正往他这里走来,而当他走过来的时候,一些已经熟悉了他的存在的客人便顺手跟他打了招呼:
“终于又来了!我可等你的故事等了好久了!”
“来喝点吧,我这杯酒可是剩了不少!”
“上次我们聊到哪了?我记得我还有些事情没告诉你呢!”
安托万就这么看着这位喜欢跟别人聊点什么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就在他开口准备提工资的事情的时候,他转念一想,决定不如等这位年轻人将今天的内容念完了再说,这样无疑就能够省下今天的报酬。
于是他很快便露出了一个笑脸,然后念出了对方那个作为女性名字更加常见的名字:“米歇尔先生,你准备准备就开始工作吧,丰盛的大餐正等着你!”
米歇尔,意为像神一样的人,当然,这样的名字整个法国到处都是。
另外丰盛的大餐虽然稍稍有些言过其实,但安托万觉得应该还算贴切,毕竟对方基本上会将食物吃的精光,而且有时候还会因为食物太多吃不完而分享给其他人呢!
“.好。”
虽然嘴角似乎是抽了一下,但这位近来感受到了很多新东西的年轻人最终还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而当他正式开始念报纸的时候,场上的大多数人几乎都在此刻看了过来,毫无疑问,最先念的内容正是大多数人都非常感兴趣的连载部分,而要说巴黎最近这段时间最受欢迎的连载之一,那肯定是有《海底两万里》这一本。
就在很多人一边听一边议论剧情的时候,在这家酒馆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处,一位看上去似乎跟周围的人有点格格不入的中年男人正低声跟身旁的人谈论些什么。
尽管他早年间也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人,但是现在的话,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更多的还是担任学者的角色,他正日夜不息地思考着一个又一个重大的问题,阅读各种书籍,同各种知识分子交流。
时至今日,他来这种小酒馆更多的可能还是为了调研,亦或者是同自己的追随者们交流和对话。
此时此刻,蒲鲁东正被自己的追随者们围在中心,而他在阐述有些东西的同时,想到了什么的他也是微微有点恍神,然后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
简而言之,他突然想到了那个此前曾同他交流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名叫卡尔的年轻人,之所以想到自然便是对方最近才从布鲁塞尔来信,至于信的内容,大致来说就是这位年轻人准备跟他的另一个朋友一起,围绕着共产运动先简单建立一个组织。
更多的东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潜在的意思显然是希望他能参与这个组织的活动。
不过对于蒲鲁东而言,他所希望的社会变革更多的还是以和平改良的方式展开,至于说为什么,他的著作里已经写的清清楚楚。
因此面对这样的邀约,蒲鲁东多半是要拒绝的。
就在蒲鲁东这里稍稍有些恍神的时候,念报纸的人还在继续,而等报纸上连载的内容念完之后,许多人感到意犹未尽的同时,也是有人喊道:“最近又有什么关于这位作者的新闻吗?关于他的新闻可实在是有意思极了,实在很难相信他竟然是一位平民。”
当他这么喊出声后,很快就有人大声反驳道:
“得了吧,你怎么还在信这种很久以前的谣言?其它报纸上已经揭露了,他分明是”
念报纸的年轻人:“?”
“你这个消息也不准!据我所知,他.”
念报纸的年轻人:“???”
当这样的讨论有些热烈地进行了一阵后,这位年轻人才总算是有机会念出了相关的新闻:
“最为荒唐的诗歌理论”
虽然这件事可谓是巴黎文化界最近最热门的事件之一,但是很显然,在场的听众对于这样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并且很快就有人开口道:“像这样的新闻还是算了吧,压根就听不懂,诗歌这种属于老爷们的东西可没几个人能理解。”
“这个不一定。”
有人接过了话茬:“你忘了那些直白有力的口号了?这些东西好像也是一些诗人写的。”
“那些东西能够称得上诗歌吗?我觉得不像吧?虽然那些讽刺的话和有些战斗口号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但是这些东西真的算诗吗?
真正的诗歌不都是很复杂的吗?”
尽管对于诗歌这种东西几乎没什么了解,但或许是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