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穷的卖儿卖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34章 穷的卖儿卖女 (第3/3页)

,战斗力就拉胯了。

    唐德宗时期,甚至出现了唐军和藩镇兵演戏,骗取朝廷粮饷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募兵是按月吃饷的。

    死了就死了,啥都没有了。

    所以大家都比较惜命。

    说的直白点,一个月几升米拼什么命啊。

    战斗力自然就高不到哪去。

    所以在明初搞府兵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府兵制最多维持五十年,甚至在二三十年后,就要有计划的往募兵制转变。”

    “绝对不能等到府兵制彻底崩溃才想着去改。”

    朱标连连点头:“有三十年足够了。”

    “先用府兵制,既缓解朝廷财政压力,又有助于调整人口布局。”

    “等过上三十年,人口增长上来,就搞府募结合。”

    “募兵镇守各地维持内部稳定,或者去重要城镇负责防守工作,府兵则主要负责进攻。”

    “然后慢慢的将府兵淘汰,全部替换成募兵。”

    “职田制度也可以照此办理,先用职田缓解财政压力。”

    “过上二三十年,经济繁荣朝廷财政富裕之后,就以京畿为中心逐渐废除职田,改为发放钱粮。”

    马钰赞道:“殿下英明。”

    能这么快就琢磨透其中的门道,朱标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确实很强。

    “不过废除职田之事没那么简单,还需从长计议。”

    朱标点点头表示明白。

    大明的疆域将会非常广阔,俸禄的发放会变得非常复杂。

    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及时把俸禄发放到官吏手中。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就算有再多钱也没用,职田制度就没办法真正废除。

    但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马钰笑道:“殿下没事儿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朱标顿时就知道,马钰已经有了想法。

    不过他既然这么说了,就意味着并不想现在就揭晓答案。

    所以也就没有在再追问,而是说道:

    “好,回去我会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希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马钰点点头,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于是说道:

    “劝一下你爹,给官吏们提高一下俸禄吧。”

    朱标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他会聊到这个话题:

    “现在官吏的俸禄很低吗?没听人说过啊。”

    马钰叹道:“就你爹那脾气,谁敢说?”

    “就这么说吧,你爹给官吏发的俸禄,只够吃饭的。”

    朱标挠了挠头:“这还不够吗?”

    马钰非常无语,这孩子被他爹给带坏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仓廪实人们就必然会追求礼仪,衣食足就会更加在乎荣辱感。”

    “官吏们吃饱穿暖了,就必然会有一些额外的追求。”

    “比如琴棋书画,比如访谈会友,比如人情往来,这是人性无法避免的。”

    “尤其是人情往来,对官吏来说有多重要我就不说了。”

    朱标点头表示理解,别说是官吏,就算是普通人也同样需要人情往来。

    不论是别的爱好还是人情往来,都需要钱。

    想到这里,他已经明白马钰为什么说官吏俸禄低了。

    确实很低,低到了只能温饱,别的压根就不用想。

    可是官吏又需要人情往来,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贪。

    这时马钰又说道:“提高俸禄没办法杜绝贪腐,但可以让清官过的更好。”

    “我们不能让清官流血又流泪。”

    原本世界,洪武年间有个叫曾秉正的官吏,任职期间清廉自守且能力也很出众。

    朱元璋非常欣赏他,准备提拔他来中央任职。

    然而他因为太清廉,以至于连赴京的路费都没有。

    可他又不能说自己俸禄太低没路费,那就等同于非议君主。

    所以他只能委婉的表示,自己想在地方任职。

    被拒绝的朱元璋很生气,既然不想来京城任职那你就别干了。

    于是就把他给罢免了。

    曾秉正也没解释,就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

    然而仔细一算,回家的盘缠都不够,只能把四岁的女儿卖了凑路费。

    朱元璋得知后大怒,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于是将曾秉正给杀了。

    曾秉正卖女儿肯定不对,但明朝的俸禄有多低可见一斑。

    真就是,在大明朝当清官得做好饿死的准备。

    马钰自然不希望此类事情重演,既然提起了俸禄的事情,那就顺便一块解决了吧。

    “而且俸禄太低,官吏也有了贪腐的借口。”

    “提高俸禄,他们再贪腐朝廷处置他们就更站得住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