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预定太孙教育权 (第2/3页)
悟,之前马钰和他们说过颜料混合变色的原理。
现在将两者类比,大家顿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朱标很是欣慰,老五脑子就是灵活啊,难怪表弟一直说他有天分。
马钰接着说道:“彩虹就是通过折射原理,将白光重新分散成单一颜色的色光。”
“它利用的是,不同的色光的折射率是不一样的。”
“……”
“之前我们讲过折射,光进入三棱镜会形成一次折射。”
“光穿过三棱镜,重新进入空气,会形成二次折射……”
“通过两次折射,将混合光重新分散成七道单一色光,就是刚才你们看到的情况。”
“雨后彩虹也是一样。”
“下雨的时候,空气中会弥漫着很多微小的水珠。”
“光透过水珠再进入空气,就形成了二次折射……”
“其原理和三棱镜分光是一样的。”
“不只是雨后,瀑布旁边也很容易形成彩虹。”
马钰已经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讲解其中的原理,但依然有很多人听的迷迷糊糊。
对此他也没有失望,如果普及理科那么容易,人类早就冲出地球征服银河系了。
他现在就相当于是在荒漠里开辟绿洲,起步是最难的。
等到绿洲有了雏形,他才能轻松一些。
这时谢钲举手提问道:“马大哥,不是我想质疑您,而是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
此言一出,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然后汤澧、吴高等人纷纷出声呵斥。
谢钲察觉到自己的话有问题,连忙解释:
“不是……我是想问,这些知识如何在实际中应用。”
汤澧等人的脸色这才好转,但依然斥责道:
“马大哥教的东西自然有用,你不要总是质疑。”
马钰摆摆手,等众人都安静下来,才说道:
“谢钲这个问题问的好。”
汤澧等人都有些诧异,他都这样诋毁你了,你还表扬他?
谢钲也觉得有些不敢相信。
马钰含笑道:“我不是故意说反话,是真的觉得你问的好。”
“我一直在强调,遇到事情不要总觉得理所应当,要先问问为什么。”
“我们学习知识也是有目的的,学之前问一问有什么用,是非常正常也是应该的。”
众人有的不以为然,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深受感触。
门外的朱标也同样露出深思之色,做学问又何尝不是如此。
以前谁都能对圣贤之学提出疑问,即便是学派内部也充斥着各种声音。
那会儿的学术氛围是真的活泼。
慢慢孔子的话就变成了唯一真理。
最终儒家走向宗教化,好好的学问反倒成了社会发展的阻碍。
为政也一样要容得下不同声音,否则就会变成一言堂。
但是人都会出错,不允许别人发声,最终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马钰并不知道,自己给学生启智的话,竟然让朱标想到了这么多。
此时对于部分学生们的反应,他有些无奈。
想要改变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完成的啊。
不过还好,有部分学生开始习惯问‘为什么’,否则也不会有谢钲的提问了。
这就说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接着他又说道:“现在我来说一下谢钲的问题。”
“用算学做类比,如果只告诉你1234,却不告诉你1+1=2,你也会觉得这东西用处好像不大。”
“现在我给你们讲的这些东西,是格物学最基础的东西。”
“相当于是在告诉你们,什么是1234。”
“你们之所以想不到它有什么用处,是因为我还没告诉你们运算的方法。”
这个类比比较浅显,大家一听就懂,都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同时也都充满了好奇。
最基础的东西就如此神奇,进阶知识该多精妙,简直不敢想啊。
马钰想想,觉得还是该给他们说一些实际应用。
这样才能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于是说道:
“给你们出个问题,这里有一个黄金打造的精美器具,就是皇冠吧。”
“如何在不破坏它的情况下,确定工匠有没有以次充好,比如在内部使用同等重量的黄铜。”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道:
“提醒你们一下,可以用密度原理。”
密度?众人都先入了沉思,却始终不得要领。
皇冠?以次充好?朱标也饶有兴趣的思考起来,然而也一样没有什么头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