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358 道义不容,除恶务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0358 道义不容,除恶务尽 (第3/3页)

分工明确的织坊生产,效率也是远比小户生产高得多。

    一些原本曾经在织坊接受过救济、如今回归家庭的织妇们,如今往往也都放弃了在家沤麻、纺纱,忙完农事后便直接再回到织坊做工。甚至有的干脆一直待在织坊,用织坊劳作的工钱再去雇佣帮工打理农事。

    因此织坊在渡过入不敷出的救灾阶段后,到如今盈利也在逐渐增加,今年年初各地织坊累加起来的月盈余甚至达到了三千多匹绢。

    按照一匹绢时价五百钱,就是一千五百多贯的盈余,一年下来也是一两万贯钱的收益。当然,张岱前前后后也是投入了二十几万贯的钱,虽然距离回本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回报率也是十分惊人了。

    “这么算来,织坊的利润就太高了。数万织工一丝一缕、一纵一横,万家衣食由此而出,损万人而肥一己,这是道义所不容的!”

    织坊如此丰厚的回报,固然有规模极大的缘故,这些织坊覆及河南河北多个州县,织工也有数万人之多,但张岱还是有些不满。

    他造织坊本来就不是为的盈利,更担心如果自己太过看重盈利的话,会促使各地织坊管事们加重盘剥,搞什么降本增效的骚操作。

    虽然说任何运作时间长的团体,都免不了会滋生各种弊病,但是只要能够加强监管并且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哪怕不能彻底的杜绝这种现象,也能始终将之压制在一个很小的程度之内。

    “你们归后也要告诫织坊诸管事们,作此义造织坊,是为了积德行善,而不是为的盘剥渔利。过往受此救济的妇孺们对我等感恩戴德,我等自是欣欣受之。”

    张岱讲到这里,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可如果她们变了,于此中觅不到温饱,开始痛骂不良,那就要一查到底!谁给我播怨乡间,一旦查实,我不止要他的命,他妻儿父母谁着不义之衫,扒了他们的皮!谁食不义之食,直沉黄河之中,骨肉都饲鱼鳖!”

    听到张岱语气这么凶狠,众人也都不免各自一凛,就连负责此事的张峪都连忙起身道:“六郎你放心吧,某等都见到那些织妇们如何辛苦做工,春夏汗流浃背、秋冬手脸俱皴,如此辛苦赚得两餐,谁敢窃食,禽兽不如!若有如此歹类,不需六郎追究,某等自剜其心、剔其骨!”

    众人也都纷纷点头应是:“郎主义薄云天、造此善业,谁敢贪心弄坏,某等必与誓不两立!”

    “往常只在郑州几处造了学堂,如今既然有了进益,其余诸处也都陆续造起来,凡织工、船工子女都可入学,学优者更给奖赏!”

    张岱想了想又说道,织坊赚了钱倒也不需要多么苦大仇深,只要控制住利润抽取的比例就好,收入到的这些利润也大可以再投入到民生教育相关去。

    他固然不是视钱财如粪土的圣人,但也有其他生钱的路子,大不必在那些织工们经纬丝缕中孜孜不倦的抠取利润。大凡去打底层百姓仨瓜俩枣主意的,都是最下贱的货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