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7章 恶人左郎(二合一章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307章 恶人左郎(二合一章节) (第1/3页)

    二月初二。

    惊蛰。

    苍龙角宿星升空(龙抬头的由来),阳升之日,万物生长之机,也是耕种之时。

    这也是刘备离开临淄后的第五天。

    在张飞的部队刚被调回临淄后,刘备便领军去了徐州,此时已经到了琅琊。

    贾诩也带冥卒前往了平原调度北路兵马。

    每年惊蛰都有劝农祭,各地官员都会率士民一同祭天地、向神农献礼,开启新一年的农事。

    刘协主持了青州的劝农祭典,并和随侍的高官子弟们一同下地,在临淄北郊亲手尝试了一下耕地的活儿。

    这是天子每年都要做的重要工作。

    当然,实际主持劝农祭的是简雍,临淄北郊大片地方都是简雍在管理,而且建了个很大的庄园。

    这庄园其实就是‘农事水利学院’,也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学院,因为里面有很多试验田,淄水湖(巨淀)也在这里。

    农事是国渊负责的,水利是诸葛玄负责的,但学院的山长是简雍——农科院这种真正的核心学府,当然要交给简雍才信得过。

    而统筹调度全局的,是左沅。

    借着劝农祭,左沅大张旗鼓的宣扬了刘备准备和蔡琰结亲之事,并声称要在临淄城东继续扩建城区,要沿着东阁再扩三里,扩建“东城学府”。

    顺便还让人宣扬了很多消息——比如蔡邕为了支持稷下学宫办学,将家中藏书一万三千卷全都作为蔡琰的“嫁妆”。

    再比如刘备正在大量印制书籍,准备广发给天下学子,青州所有学院的学子都能免费领取该学院相关书籍,入学后还能以学籍落户,落户后求学期间还能减免田租。

    这就意味着只要到青州求学,就啥都不用操心,只要有基本劳动能力且愿意用功耕读就行。

    免费送书可是大手笔,这年头的书比房子还值钱,而且这一手可比当年刘宏刻熹平石经厉害多了,完全不给人篡改经义的机会。

    当然,对刘备而言,这只是油墨和纸张的问题,而这两样东西青州真不缺。

    毕竟这年头的书字数少,印起来耗费并不大。

    这些消息全都是真事,只是目前有外敌,而且还没能大量印刷书籍,也就没有正式颁布政令。

    左沅这一套,就使得刘备纳蔡琰的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名义。

    人们会认为刘备是在借助蔡邕的名望大搞学术建设,会自然的将其与策试取士之事结合起来。

    这能让刘备纳蔡琰之事成为美谈。

    蔡邕的影响力确实很大,毕竟蔡邕是桓帝时太傅胡广的弟子,是东观修书的负责人,还是熹平石经的发起人和编校者。

    大汉官方认定的经文,刻碑列于太学的六经,是蔡邕主持编校的。

    所以被称为天下文宗。

    只是蔡邕没能见到碑文落成就被迫害了。

    这场迫害不是因为蔡邕站错了队,而是因为蔡邕完全不站队。

    蔡邕有一个与其它名士不同的地方——蔡邕是百家学士,他不是那种操弄经义广收门徒以求六经释经权的‘名儒’,很少与当世‘贤达’来往。

    而且蔡邕吸纳百家学术,恢复六经经义原文,这当然严重影响了那些故意用另一种方式解释经义的名士的利益。

    古文今文之争,其实就是对经义解释权的争夺——实际上就是争夺教科书解释权,以篡改的方式控制知识。

    要么打算让经文含糊其辞看不懂,以便他们‘灵活’解释;要么直接篡改经义,也就是断章取义或是重新断句。

    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靠不同的断句,就能断出截然不同的好几种意思。

    掌握释经权,本质上就是把控知识和官位。

    也正因如此,刘宏才会让蔡邕主持修书以求公正。

    蔡邕修的官方经典,结合了部分百家学说,以相对客观的方式保持了经文原貌。

    既不拉帮结派,也不包装个带数字的组合出道,又不结党营私,还以中立的态度修书释经——这种不站队的官当然会被排挤。

    不篡改教科书反而是会落罪的……

    六经被蔡邕和卢植重新编撰后,熹平石经刻到一半,诸多名士和部分宦官便找了个由头大举攻讦蔡邕,蔡邕被当时的司徒刘郃和司隶校尉阳球流放到了并州五原。

    当时正是处置王甫案的时候,阳球栽赃的本事堪称天下少有,还好蔡邕只是校书博士,确实很难和王甫扯上关系,要不然可能不止是流放。

    ——真论起来,阳球虽说是酷吏,但也算是有公心的人,不是那种纯粹为私欲而滥权的恶徒。

    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一切都是以立场决定的。

    虽说转年刘宏就干掉了刘郃与阳球,赦免了蔡邕,但当时清流党和宦官斗争激烈,两边都看不惯蔡邕,蔡邕只能辗转各地避祸,这一避就是十年。

    蔡琰与河东卫家,就是在蔡邕避祸的时候结的亲,这其实是为了寻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