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章 四福儿的震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50章 四福儿的震怒 (第1/3页)

    驿丞,县邮政局长、交通运输管理局长兼招待所长。

    这个职务搁赵安前世是实权职务,有望晋升县级,但搁这个时代晋升空间极其有限。

    因为,驿丞属杂职,不入流,连九品都没有。

    驿丞的仕途天花板就是九品,没有贵人提携或碰上狗屎大运,一辈子都在科级打转的存在。

    本朝历史上唯一从邮政系统发迹的高官只有一人,便是雍正朝的李卫。

    不过李卫是直接担任从四品的一省驿传道(厅),未到任就改任正四品的云南盐道,在云南盐道任上呆了不到三个月就被提拔为从二品的云南布政使。

    也就是说李卫并非从驿传系统基层做起,而是雍正为了方便李卫出任云南布政给先安排的过渡性岗位。

    说白了李卫当时级别不够,雍正又想大用他,就给先安排个级别够但不算实权职位的岗位过渡一下。

    如此既提升了品级,又丰富了履职经历,完美绕开朝廷用人制度。

    就是过渡的时间有点短,五个月时间过渡两个四品道员岗位。

    仅这一点来看,赵安是大大不如的。

    毕竟李卫是实任藩台,而他是代理。

    赵安这边虽没有直接任命县令的权力,临时委任一个驿丞代理知县的权力还是有的。

    除了这个叫范涛的驿丞对于精准救灾有经验外,也是因为驿丞这个不入流的职务相比知县更为务实,对民间情况了解的更多,比之那些科举正途官更能应付当下这复杂的灾情。

    即技术性官僚比科举正途官更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同时也是对外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只要务实的吏员们能够积极投入救灾,朝廷新任的代理藩台大人便会破格予以提拔,一个让他们从事业转为公编的机会。

    哪怕这位代理藩台大人刚刚违规擅杀地方主官,很有可能会被朝廷革职查办,但那是后面的事,且谁敢说如此大灾情况下朝廷不会默认此事。

    毕竟,安徽已经饿死上百万人。

    非重典不能大治。

    消息灵通的要是知道这位代理藩台上个月刚刚被巡抚大人摘参,结果没被参倒反而高升代理藩台,只怕对这位代理藩台违规杀人一事要持另一个看法了。

    很难说皇帝是不是对安徽巡抚朱珪以及整个安徽官场救灾无能不满,这才故意启用一个“酷吏”来整治安徽官场。

    人这个东西就是奇怪,同样的一件事能有千百种不同的看法。

    而机遇,往往藏在其中一两种看法中。

    暂署的意思实际就是个过渡,干的好了未必真让你担任县令,但“吏转官”却是实实在在的。

    起码,省了你八年勘磨期。

    再不济,被省里大员看中记下名字,对底层的吏员而言无疑也是烧高香的存在。

    范涛的激动赵安看在眼里,为了让定远县的官吏服这个暂署知县,赵安当场就写了张条子给范涛,并告知定远县内若有人不服他这个知县,便叫这人与他这个代理藩台“理论”一下。

    谁敢跟亲手杀县令的藩台大人理论?

    皇帝赏给的黄马褂血迹可是斑斑。

    鉴于定远县是重灾区,县里某些地区已如人间地狱,如那被杀的定远知县所言有族长将族人论斤称两卖,把个宗族的祠堂变成肉铺。

    这事听起来无比恐怖,背后藏着的却是宗族为了香火不得不做出的“断臂”之举。

    以少部分族人的生命换取整个宗族的延续。

    于宗族而言,是不得已。

    于当下安徽官场而言,其实也是大多数官员的心态。

    被杀的定远县明显也有这种心态,否则就不会消极救灾,因为他的判断是灾情短期内不仅不会好转,反而会加剧。

    如此,将有限的钱粮投入救灾,后面怎么办?

    跟宁保城池不保乡野一个道理。

    赵安不是封建官僚,做不到牺牲一部分人换取另一部分人存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