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荒谬的杀人动机(求票抽奖) (第2/3页)
识。
可惜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最后,居然在梦里想了起来。
周奕坐在黑暗中,旁边的陆国华还在打鼾。
黄牛乡的悬案,自己这应该算是有答案了吧?
虽然当时没有提及凶手的姓名,但提到了凶手的身份。
这种收黄豆的贩子,一般都是本乡人,因为都墨守成规有“地盘”划分的。
而且干这工作的人,接触的人很多,就算现在不干了,那身份也藏不住。
被捕的时候七十左右,那作案的时候就是四十左右,现在应该是个五十上下的小老头。
上一世对方逍遥法外了三十年,这一世也已经过去十年了,不能让他再当一条漏网之鱼了。
但问题在于,自己该怎么做?这不是宏城,自己可以比较灵活地在工作中把这案子给“碰巧”解决掉。
像人贩子那事儿一样,利用孙笑川的名义,打举报电话?
虽说也不是不行,但这事儿和人贩子的案子还不一样。
人贩子的案子,周奕是明确知道彭红菊所在的村庄叫什么的,接警之后,当地警方只要安排地方派出所走访一下,就立刻有结果了。
可黄牛乡的案子不一样,周奕不知道凶手叫什么,家住哪里,只有一个年龄和收黄豆的职业,甚至这人现在还在不在本县他都不知道。
对于这种模糊、且不精准的举报信息,当地公安部门是否会重视,他不得而知。
毕竟他又不可能在举报时提供明确的犯罪细节,那样搞不好会引起反效果。
他慢慢地躺了下来,想思考一个万全之策。
不知不觉间,他又睡着了。
这次没有再惊醒,而是一觉睡到了大天亮,直到透过天窗打在他脸上的阳光把他照醒了。
出门的时候,苏秀英正在择菜。
“苏姨早。”
“起来了啊?给你留了早饭,你去洗漱,然后快吃吧。”
周奕点点头,说了声谢谢,然后去洗脸刷牙了。
这里平时用的水,都是深井水。
陆小霜说她记得六年前自己离开家乡的时候,水资源还挺匮乏的,陆国华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打水。
而且还要打两种不同的水,附近河里挑的水是用来洗衣服洗菜的,这种水不好喝,很涩。
陆国华说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另一种水是从村里的井里打的深井水,干净。
只是当时村里只有两口这样的井,所以每天一大早,就有一堆村民排队打水,场面很壮观。
但这次回来,陆国华说再也不用去附近河里挑水了,也不用排队去村里打水。
因为现在村里多了好多新打的井,都是地方上为了便于村民用水给打的。
陆家这里是小学,平时用水比较多,所以也有一口井。
陆小霜前两天抚摸着墙角一根磨得锃亮的扁担感慨地说:以后爸爸就再也不用挑着扁担去打水了,小时候她每次看到扁担和水桶把她爸原本笔直的背压弯,她都心疼不已。
那口井在教室的侧后方,陆国华为了防止孩子们贪玩掉进去,还用铁皮做了个井盖,并加了一道锁。
清凉的井水洗脸,让周奕一下子就神清气爽,脑子清醒了。
黄牛乡的事情,他有主意了。
虽然谈不上万全之策,但应该可以引起当地县局的重视。
给他留的早饭是杂粮馍加小米粥,周奕一只手拿着馍一只手端着碗,从屋里走了出来。
“苏姨,怎么没看见陆叔和小霜啊?”
“赶集去了。”苏秀英笑着说。
“赶集?镇上?”
“啊,你陆叔去借了辆自行车,然后驮着小霜去镇上赶集了,他说要给你们买点吃的路上带着,顺便再喊个车,等吃过了午饭就来接你们去县里。”苏秀英手里干着活,嘴里笑呵呵地说。
周奕点点头,随口说道:“要不回头我给陆叔再弄辆自行车?这样你们去镇上也方便。”
苏秀英一听,赶紧摆手道:“不要不要,你别花这冤枉钱,我跟你叔平时一年到头难得去一次镇上,压根用不上自行车。再说了,你这参加工作时间也不长,我听小霜说你爸妈也都下岗了,你这回来已经花了很多钱了,不能再让你花钱了。”
“没事儿,我有奖金,够花。”
苏秀英语重心长地说:“那也得省着点花不是,这钱就该用在刀刃上。俗话不是说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关键时刻没钱的时候,那是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所以听话,以后别往我们这儿花钱了,知道不。”
周奕点了点头,但嘴里没说好。
这几天,女儿回来了,两口子高兴,没少买荤菜,就想着让两个孩子吃好点。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知道等他们走了以后,两人要啃多久的窝窝头。
所以后面有富余,该支援的还是得支援。
反正到时候麻烦赵亮帮忙,不管是钱还是东西,拿过来了他们也没地方退回去。
“苏姨,小霜今天就要走了,您跟陆叔难过嘛?”周奕喝了口小米粥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问道。
苏秀英择着菜说:“你要说不舍得,那是真不舍得。可你要说难过吧,我跟你陆叔真的不难过。”
“哎,不瞒你说,六年前我们送小霜上火车的时候,火车一开走,我就嚎啕大哭。她才十三岁啊,一个人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在那之前她可是连咱们沙草镇都没出去过的啊。”
“但是我也知道,没办法。我跟她爸是在这里扎根了,估计等我们俩百年之后,埋也埋在这片黄土地上了。可小霜不行啊她能享受知青子女政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高的未来,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因为自私就绑着她,不让她往前飞。”
“她有她的人生,有她美好的未来,她就应该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苏秀英的这番话,听得周奕眼窝一酸。
想一想,她从遥远的江南水乡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时,差不多也就是小霜现在这个年纪。
艰苦年代的人们真是吃了太多的苦了。
“这次不难过,主要是因为和六年前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