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黄牛乡惨案(投月票抽888红包) (第3/3页)
”
周奕本来正低着头,思考一个问题。
见他们点自己,就抬头说道:“我觉得赵哥说的,倒也不失为一个侦查方向。”
赵亮得意道:“呐,你看,周奕都同意我的观点吧,人家大城市来的,厉害着呢。”
周奕随即话锋一转道:“但我个人觉得这里面还是有些逻辑上的不足之处。”
老警察饶有兴致地扭头道:“快,你赶紧说说看。”
赵亮也透过后视镜看了他一眼,想听听他的高见。
周奕说:“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第一,我记得在八五年之前,当时农村的体制结构还是人民公社制,土地归集体所有,由生产队统一组织生产和经营,大家挣工分,就是所谓的大锅饭年代。”
“八五年的时候,完成了人民公社转变为乡镇政府。土地也实行分田到户,以承包的形式按人头给到农民,但即便是这样,土地的分配也是统一执行的。我记得为了公平性,土地都是分等级的,基本上每家都有好地和孬地,有近地也有远地。”
“所以不太可能因为一块地的分配不公而产生极大的仇恨。”
这番话,让前面的两人颇为惊讶,因为这里就数周奕年纪最小,但说这些有年头的事情却是头头是道。
“第二,就算存在这种可能,毕竟人心难测,难免会有一些人因为某些奇奇怪怪的理由记恨别人。”
赵亮连连点头。
周奕继续说:“但这种人一般性格上都比较古怪,在那个年代文盲的概率应该特别大,也就意味着,这种人有很深城府的可能性非常低。农村人口流动性低,很多农村都是十年如一日,所以除非有极深的城府,否则谁对谁有不满,不可能没有人察觉的。我想当初县里的刑侦大队在调查时,应该不会把这样的细节都漏掉。”
赵亮听完,沉默了,因为周奕的话他无法反驳。
老警察则是竖起了大拇指。
“第三,命案的发生,都会存在一个推动的契机。土地分配不均是犯罪动机产生的诱因或者根源,但为什么不是分配后不久就杀人泄愤呢?为什么偏偏刚好是那天呢?这个契机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
“如果各种线索都走不通的话,那可能关键就在这个犯罪契机上。”
最后一点其实已经不是回答赵亮的话了,而是回答案件本身。
老警察说道:“你看看,你看看,这小伙子真厉害,分析得头头是道的。”
这时周奕问了一个问题:“这案子确实不好办,但我听您说的,这案子县局还是很尽责的,该查的似乎都查了啊。”
一般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没有线索的案子,查个个把月优先级就会往下降了。
即便上一世的宏大案,专案组也是查了三个月后撤了,后续虽然还在调查,但力度其实已经很有限了。
除非有新的线索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
“所以陈所长为什么对县局的刑侦大队这么不满啊?”周奕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老警察叹了口气:“哎……因为死的那个男学生,是他的表外甥。我听所长说过,他表姐后来得病咽气的时候,还瞪着他说你们警察真没用。”
这么一说周奕总算是懂了,这事儿是陈所长的一个心结,他是沙草镇的警察,隔壁黄牛乡的案子他碰不了,所以只能把怨气撒在县局的人头上。
虽然有点不讲道理,但也可以理解。
其实谁都没错,错的只有那个凶手!
老警察叮嘱赵亮,回头别在所长面前说起这事儿,他最不想听到这个了。
赵亮连连点头。
很快车就到了杨家屯,周奕没让他们开进去,而是在路口就停下了,他说自己想走两步,这路颠得屁股痛。
和两人告别后,周奕就朝杨家屯走去。
他低着头,在想一件事。
老警察说的黄牛乡的这宗悬案,他总感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所以之前老警察和赵亮争辩的时候,他低着头不说话,因为正在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回忆,到底是搁哪儿听过呢。
反正肯定不可能是看过档案,毕竟远隔千里,压根看不着。
而且看过档案的话,他自信不会忘记。
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到,只能摇了摇头,晃悠了下这一脑袋的浆糊。
一抬头,看见不远处陆小霜正站在高处望着自己。
见他抬头,立刻冲他高兴地挥舞着手。
……
夜深人静,周奕躺在教室的床板上,难以入眠。
旁边的陆国华倒是早已入睡,发出均匀但不是很响的鼾声。
透过屋顶的天窗,周奕看着那遥远的一方星空。
脑子里还是想不起来关于黄牛乡的案子到底在哪儿听过。
想多了他就觉得有些恍惚,是不是自己搞混了,毕竟网上信息多,短视频刷刷刷的过去,总会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信息。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猛然间他突然惊坐而起!
他想起来了!
黄牛乡的案子,后来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