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5章 兵强马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25章 兵强马壮 (第2/3页)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好小子,有野心!”

    第一座亚马逊购物中心的设计,陈光良也参与了一些,主要设计方是美国的一家知名设计公司。

    预计在1961年开业,这期间陈文锦主要就是做这一个地产项目,因为只有这个项目成功,才代表着他的经验充足。

    接下来,陈文锦就可以在商业地产中大展拳脚。

    当然,陈文锦还在做证券和风险投资,总之事情还挺多的。

    考察结束后,陈光良没有见陈文锦的合伙人,他将这个儿子扔在美国,就是锻炼来的。

    主意,他可以出!

    资金,他可以出!

    人,他就是不能出自己。来考察,就是看看进展而已。

    如果失败,那就给钱继续再来。

    当然在地产领域,陈文锦想不成功也难!

    现在美国在建的购物中心不少,甚至在去年,美国还成立了购物中心协会。

    但,唯有陈文锦在建的亚马逊购物中心,才是在做品牌,做连锁。

    回到旧金山的别墅,女儿陈乐怡也从大学里请假来团聚,一见面就挽着陈光良的胳膊。

    “爸爸,我想你了!”

    陈光良顿时心都化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陈乐怡是他唯一的女儿,可谓家族的掌中宝。

    而如今这个掌中宝,也是20岁了,遗传了父母的长相,非常的清纯美丽。

    “好啦,都多大了,还想着撒娇呢!”

    “我再大也是你女儿是不是?”

    “是是”

    一家四口齐聚在这里,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蒋梅英这一房,长子陈文锦今年24岁,长女陈乐怡今年20岁,次子陈文骅今年16岁,而幼子陈文海才6岁。

    随意目前来说,在美国创建事业的就是陈文锦。

    坐下来后,陈光良询问道:“乐怡,还有两年时间毕业,你有没有打算?”

    她是名牌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找工作是不难的,当然陈光良希望她加入家族企业。

    “我当然是加入妈妈的企业中,帮妈妈打理财务了!”

    蒋梅英手中有家投资企业,资产将近6000万美金,投资项目包括地产、证券等。

    “好,我看干脆这个暑假你开始实习!”

    陈乐怡说道:“好呀”

    她没有其她的心思,就是想帮母亲分担。

    蒋梅英的投资企业,陈文锦四年前也开始加入,但一直也是‘兼职’。

    而陈光良说过,蒋梅英这一房,女孩子也要分家产,所以不可能亏待陈乐怡。

    时间匆匆,转眼来到1958年秋。

    香港的地产已经停止下跌,甚至开始回暖的迹象。

    此次下跌,只是单纯的供大于求,经过接近一年的消化,市场已经重新缓过来。更何况,随着香港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势必会带动地产。

    次轮下跌,地皮最高跌幅70%,但这也是少部分地盘,例如原业主破产和濒临倒闭,属于捡漏性质。

    而长实集团无疑捡漏成功,这段时间拿下10幢楼的地盘,可建2000多个住宅单元的庞大。

    会议室。

    陈光良说道:“从1959~1961年,长实集团计划要售出3000个住宅单元的目标,相当于每年销售1000个。而且,我们不能动用手中的那些唐楼地盘,毕竟才建十多年时间呢!也不能动用那些大幅地盘,那是将来的大型项目储备地盘。所以,所需地产原材料只能从外面购入。”

    长实集团的唐楼,有1000幢以上,很多都是一个区域,以后随时可以重建。

    长实集团的大幅地皮,像是包括北角的‘宋城’(原月园),九龙湾的时代拍摄基地(原)此类。

    当然,加上时代影城在北角园明山的‘原制片基地’,以及维他奶在北角的工厂等等,这些陈氏企业还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

    地产部负责人陆孝清,说道:“港府有意扩大西环的马路,而平安银行在那边的仓库必然要拆卸,我建议购入平安银行的在那里几个仓库,修建住宅大厦。与此同时,我们一边销售,一边再购入储备地盘。”

    平安银行毕竟是银行,不适合直接做地产。

    另外,此时的地皮和建筑费的比例在2: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