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七章 全城热议,全城热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五百一十七章 全城热议,全城热卖! (第2/3页)

、安全地控制全局运作,在艺术冲动之外,更要有理性统筹。”

    在各种发布会上听惯了自我炒作票房预期等豪言壮语的记者们,特别是电影业的专业记者,还是颇为享受今天这样的氛围。

    不是真正有专业能力、敬业能力的演员和导演,根本无法达到这种采访的问答效果。

    首映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才结束,极大地满足了记者和粉丝们的热情。

    翌日上午十点,中影、问界、新画面等出品方官博例行公布了昨日战况。

    内地票房在35%以上排片率的加持下,以高达2880万人民币的数字豪取2009年开年冠军,也打破了年前《梅兰芳》1900万的首日票房记录,成为国产文艺片票房首日冠军。

    当然,有了这样一个开始,距离打破国产文艺片的历史票房冠军只是时间问题。

    之前的记录保持者就是陈开歌的《梅兰芳》,影片在1月下画,累计票房1.3亿。

    首日票房的出炉让各大院线经理纷纷提高排片。

    同时期的竞争对手中:

    湾省的《海角七号》,很悲催地在昨天和《山楂树之恋》撞车,首日票房只有560万;

    梁咏琪、陈柏霖参演的合拍片《爱得起》主打姐弟恋话题,剧情老套,首日票房440万;

    其余的贺岁档“余温”片:

    刘得华、舒淇的《游龙戏凤》在情人节档豪取1000万,总票房破2亿;

    进口片《玩命快递3》情人节单日票房1200万,总票房破8000万,

    总体而言,《山楂树之恋》能以这样一部年代、文艺、爱情的标签斩获2880万的首日票房数字,着实令人咋舌。

    这自然源于张一谋、路宽、刘伊妃、赵苯山等主创的号召力,源于问界体系成熟的营销、宣发系统。

    但最根本的,还是源于中国电影大盘的蒸蒸日上。

    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麦网和问界的在线票务竞争,给影迷们创造的福利,客观上推动了更多消费者走进影院、培养观影习惯。

    这还仅仅是移动端到来前的态势,线上票务占比还不算高,但产业势能已然可见一斑。

    特别是阿狸、白度等邪恶轴心们,面对问界的电影捏着鼻子也要给出补贴和高排片,否则就是把用户往对家推,也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但今年的情况就不同了,有了万哒影视自己的制作团队,兼之乐视文化等入局者,邪恶轴心们希望能有更多有竞争力的电影出现,避免这种一边打杀一边给对方“输送弹药”的尴尬局面。

    电影业的起势自然也催生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繁荣,媒体、网友、影评人的评价火热出炉。

    “昨天本想去看郭达的《玩命快递3》,为了晚上上垒只有陪女友看《山楂树之恋》,结果哭得比她还稀里哗啦,被骂是娘炮,艹!”

    “这部投资7000万的爱情文艺片,看完只有一个感受,这就是洗衣机的洗白之作,他的表演让我完全相信这是一个纯爱战士,我要是刘伊妃,我跺我也麻!”

    “茜茜最后一段表演的哭戏太动人了,非常具有层次感,相信会成为影视经典之一,那一刻我感觉她是真的代入了自己,之前反对这门亲事,算了还是同意吧,祝你们幸福!”

    “之前看过小刘的电视剧,总体还是幼态为主,以为就是这么偶像派下去了,没想到一个张纯如,一个静秋,直接把未来的发展空间打通,期待看到你在银幕上的更多面孔。”

    “这还是刘天仙?灰扑扑的短袖褂子,露出脚踝的解放鞋,那走路时缩着脖子不敢看人的样子……完全就是七十年代那个胆小又倔强的静秋!”

    “张一谋在国内还是前三的存在,保二望一,在我心中和路宽不相上下。他的上一部艺术片《千里走单骑》和这部相比差距太大,这部就是顶级的自然光影像美学。”

    “喜剧演员演正片真是爆杀啊!支持被某女教授疯狂蛐蛐的苯山大爷!能把这么多好演员、适配的演员凑到一起真的不容易,希望问界这样的良心资本多一些,观众就有眼福了。”

    夸者有,骂者自然也不缺,这里面有水军,也有口味没对上的普通观众。

    “演员身份和角色割裂感太强了,我心中的刘伊妃就是天仙,这部电影应该改名《首富在70年代的纯爱游戏》。”

    “这不就是首富和首富夫人的《变形记》吗?你们干嘛要把它伪装成一部电影?还要骗我们30块钱?”

    这其中,知名影评人成青松在《心惊报》上发布的评论尤为尖锐,以对张一谋的批评为主。

    《山楂树之恋》:精致糖衣包裹的意识形态媚俗:

    张一谋在《山楂树之恋》中完成了一次精妙的艺术投降。

    将集体创痛蒸馏成无菌蒸馏水般的“纯爱标本”,以影像媚态向资本神坛献祭。

    这种创作堕落,源于主动的自我矮化。

    他标志性灰绿影调、枯枝繁花等符号堆砌,沦为了粉饰真相的脂粉,罗老师打断村长讲述山楂树真相的桥段,本可成为刺破谎言的匕首,却被处理成轻飘飘的时代插曲。

    当赵苯山饰演的村长烟杆敲鞋的沉默沦为背景板,当溪美娟的“正审式盘问”被温情母女戏消解,影片彻底阉割了批判基因。

    当张一谋用隔江拥抱的唯美镜头,将高压氛围对个体的碾压,偷换成“爱情对抗时代”的廉价浪漫,这并不是艺术提炼,而是对苦难的亵渎性消费。

    而参与到这部电影中的这位柏林影后,也很难叫人对她的角色适配有更多认同。

    纵使灰布衫与解放鞋努力抹去仙气,但她驼峰鼻投射的冷冽棱角、人艺淬炼的舞台腔调,始终与角色怯懦卑微的底层逻辑割裂。

    简言之,就像炒茶的老先生遇到浓妆艳抹的女明星,免不得要讲一句:

    姑娘,离远些,别串味了!

    《山楂树之恋》的票房大胜,但在我心里艺术大败。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就是张一谋的《英雄》2.0,同样用美学暴力绞杀历史真实,同样以宏大叙事献媚权威。

    区别在于,《英雄》尚存权力崇拜的狂热,而《山楂树》只剩卑躬屈膝的疲惫。

    这棵被资本浇灌和修剪过的山楂树,开出的绝非纯净之花,而是庸俗时代里一株精心培育的恶之花。

    ……

    成青松是谁?

    《心惊报》为何给他这么重要版面的头条刊登犀利影评?

    这位此前一直不露声色的影评人甫一“粉墨登场”,就吸引了大众的注意。

    网友们挖坟、总结,这才叫人大致明了了这位的由来——

    2001年从《晚安山城》开始编剧的创作生涯,2004-2005年推出电影代表作《沉默的远山》、《电影往事》,后者获金鸡奖提名。

    但这些都不是他最重点的个人标签。

    重点是这位在2005年就公布了自己的同志身份,发布了和恋人的亲吻照,是内地首例。

    如果正常发展,2009年10月的第27届金鸡奖颁奖典礼他也会成为总导演,算是个很会自我炒作的从业者。

    事实上,在除夕老赵被蛐蛐的风波中,这位就是摇旗呐喊者之一,立场毋庸置疑。

    成青松之所以突然开炮,是因为其人将要在今年正式担任《青年电影手册》主编,推动独立影评阵地的建设。

    他提出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仿照美国的金酸霉设立了中国的“金扫帚”奖。

    在上一世,成青松是通过对老谋子的《三枪》的严厉抨击造势,后者的确口碑太差,很快成就了这位影评人的威名。

    这是张一谋作为国师在奥运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关注度极高,自然也让这位搭便车者积累了不少粉丝。

    这一世的《山楂树之恋》自然而然也成了靶子,并且还有路宽这位楠方系的“老对头”在列,这个热度就更要蹭了!

    其实成青松的稿子在年前就写好了,原先的矛头指的是张一谋和男女主,准备一起开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