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余切的第一个资助人(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118章 余切的第一个资助人(一) (第3/3页)

校长震撼太大。

    这么清贫的岗位,都能狂揽数十万,何况是畅销书作家。

    丁校长回忆道:“我是在美国得知,我被选出来做校长的。我的使命就是平衡好财政,退掉一批人,提拔一批新人上来,可这都需要钱来安抚……我算来算去,愁白了头发,却发现只要几个美国教授的工资,就能轻易解决。”

    余切一听就知道,今天这事儿成了。

    因为他有钱,这是超能力。

    到办公室里面,丁磊孙坚持要给余切和胡岱光沏茶。

    又说:“我就确认一个事情,几年后钱用完了怎么办?”

    余切道:“用完了我来补,几年后自然会有人要加入进来,就像是春雨行动当初一样。”

    “燕大管不了其他学校,燕大只能管燕大。你以个人作家的名义成立基金,还是匿名捐款呢?”

    “都不是。我以校友的名义,后面其他校友也参与进来后,就转变为校友的集体资助项目。”

    好,好!

    丁磊孙完全没问题了。

    既保证了后续资金,又师出有名。

    尺度也控制得当。

    遍布于全国大学的“新现实社团”,余切在做了两年后就急流勇退了,原先以为是他太忙,现在想来是余切真的明白。

    这样的人,又老道又真诚,又成熟又理想,怪不得胡岱光喜欢他。

    丁磊孙谈到连载于《校刊》上的《烛光‘夜’话》,这才是真正要关注的。

    “简单来说,这个文章不仅在燕大,在高校圈都引发了热议。我想那个赵同学,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来找我的。学生不愿读书,宁可退学做生意!老师也有怨气,堂堂教授不如摆摊。”

    “我还看到,你有一篇要写出来。你是否愿意连载到《校刊》当中,让全校学生都免费来看呢?”

    胡岱光和余切都愣了。

    没想到校长说的这件事。

    “我是燕大的学生,我的文章当然能被拿去连载了。”余切道。

    “可不是这样!”丁校长笑道。“我第一次知道你,就是因为学校有人连载了你的文章,你大打出手,我可对你印象太深了!”

    “因此,同不同意,我得问你的意见才行。”丁校长问道。

    “同意,我怎么会不同意呢?”

    这代表当初的事情翻篇了。

    余切回味起来很有意思:那时候是他使坏,被轻轻放过了。

    现在丁校长的举动,表示余切没错,他只是维护作家的尊严。

    因此,反而要走上这么一遭。

    这丁校长虽然是学数学的,但是心思非常细腻啊!怪不得让他来做校长。

    老丁上任的时候,被朋友苦劝——形势不明,你最好再看看。老丁没有讲那些屁话,直接把自己当刀子用了,得罪了不少人。

    季线林肯定就不喜欢他。

    先是把季线林辞退了,而后发觉老季也有几分本事,又发几十块钱一个月,请他来做教授。一去一回,把他的院系主任编制搞掉了。

    余切正这么想,不料出来后那个赵同学还在那。赵同学一见到丁校长,立刻开始谈论起“如何搞好燕大”,谈到了民国时期的蔡元培,谈到了燕大兼容并包、人才辈出的传统云云……

    接着,用有点强硬的口吻,给丁校长提了几个建议。

    话里话外,她觉得校长干的不咋地。

    这恐怕是后世的大学生,想都不敢想的。

    赵同学提出啥建议呢?

    任意选课、随便转系等等……丁校长全都接下了,说“这个事情,我们也在研究和解决。”

    学生又说:“我们还需要好的老师,燕大如今有这么多大师,这么多院士。可是他们不怎么上课了,为什么学生不上课?我想,如果是大师来的话,学生自然就会尊重了。”

    “大师的时间很紧啊?比如余切,你说他算不算大师?”丁磊孙笑道。

    “他当然是大师了。论写,全燕大谁比得上他?”赵姑娘理所应当道。

    “那你觉得,余切以后来做老师可不可以?”

    “可以!完全可以!现在就可以!”这姑娘高兴得不行了。

    “余老师还没完成学业,还不行。读完了博士,他可以来做教授。但我们可以想一想,余老师以后来文学院,还是经济学院更好?”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一愣。

    胡岱光立马道:“经济学院!余切首先是一个经济学者。”

    学生说:“他肯定是个文学家啊……经济学也不是不行,我好像听说过。要不都做?”

    丁校长道:“你的建议很有参考性,我们以后会来研究和解决……”

    “——不是?”余切无语了,“没有人问我的意见吗?”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正主还没发话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