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0章 结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10章 结算 (第2/3页)

号”,然后成为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

    落到张俪眼里,则想到洛杉矶奥运会时,他们也是在这房间里面看开幕式。

    那会儿张俪在正中间,余切和陈小旭隔得很远,要没她拉住,不一定会有今天了。

    张俪并不后悔。

    余切说:“我前两天碰到我一个老朋友,叫我莫辜负。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既然都有感情了,以后就别分开。”

    “我不能说,你可以来,你也可以走。那是蠢人行为,你来了就在这,不能反悔。”

    这话虽然是对两个人说的,但主要是对陈小旭说的。

    “你去哪,我去哪!”陈小旭发誓。

    “我呢?”张俪问。

    “你不也是他去哪,你去哪吗?一样的。”

    “不反悔?”余切伸出手指头。

    “反悔就让我被人吃了!天诛地灭!”陈小旭赶快勾在余切小拇指上,拉着他又攥开张俪的手道:“咱俩都不能后悔,互相监督起来。”

    张俪失声笑道:“你还教起我来了!”

    “砰!”

    “砰砰!”

    屋外真亮起了烟花。

    轰隆隆的很是好看。

    这京城,居然这会儿能在一二环放烟花,这得和摩托车驶过长安街有的一拼了。

    等等,我那摩托车不是被陈小旭骑去了吗?

    “我还没跟你算账呢,我们得立个家规!陈小旭不能骑摩托车。”

    “为什么就针对我?”陈小旭很不满意。

    “那行,你俩都不能骑车。”

    “张俪根本不骑车的,就是我一个人。”

    “所以才针对你。”余切笑道。

    然后,余切忽然决定要骑车围着京城转一圈,哪怕这会儿是凌晨。

    “外面黑灯瞎火的……”张俪担心出事儿。

    “我是老司机,这儿有月光,有烟火带来的光,够了。”余切道。

    张俪和陈小旭又劝了几句,拗不过他,只能听他的。

    老规矩,张俪在前,陈小旭在后。

    骑上车,插上钥匙,拧油门。

    余家一大家子在院子里呢,没拦着余切,反而拍手叫好:“好,好,年轻人就得做点浪漫的事情。”

    真不愧是一家人!

    诶?头盔呢?

    “没头盔,咱丢了一个,就两个。”陈小旭想起来了。

    之前她骑车带张俪,正好够用,如今正主回来了,余切又是个古板到任何时候都要戴头盔的人——这会儿骑摩托车根本没有人戴头盔。

    你戴什么头盔呢?

    交规都没规定。

    全国都没多少人有重型摩托车。

    简直闻所未闻。

    也就余切有这种意识,而且还强行普及到了她俩。

    “怎么办?”张俪也问。

    三个人,俩盔,谁没有谁尴尬。

    这就要二选一了?

    余切一语双关:“今天之后,我们都没规矩了,以后商量着来吧。”

    最后,三个人都破例了。陈小旭贴在余切背上,头发丝儿飘扬,终于没那头盔碍事儿了,她紧紧抱着余切;张俪呢,感觉空间大了很多,原先她脑袋被头盔隔着,偏着头特难受,现在能把脑袋搁在余切的锁骨那。

    余切更别提了!

    还有什么比过年带着俩妹子兜风来得爽快吗?

    早该这样了!

    猎猎风声中,余切评价起了今年的春晚:

    “央台的导演邀请我来,我当时拒绝了,因为我在美国卖书,顾不上!”

    “余光钟在那念诗,我有点羡慕——你说他们都在说我,可我偏偏没在上面,这以后人们回忆起这一届春晚,没余切!那也是个遗憾是不是?”

    余切自言自语。

    “但也不遗憾!要是真在台上,怎么会有现在呢?”

    “就这样吧,人得让自己的念头通达!”

    ……

    初一有走亲戚的习惯。

    余切在京城没什么亲戚可言,倒是有很多朋友、长辈,初一早上,余切从马识途开始,到巴老,京城各大文学杂志的编辑……一个个打电话过去,有的人接不通,那就按照地址寄一封问候信。

    这是余切在文坛的小妙招,他不是《东风压倒西风》那纪录片里面,随时随地以我为主的样子,那只出现在工作的时候。

    就算是哈珀那帮美国书商的高管,卡门这样的西班牙人,余切也写上“兔年吉祥”的小卡片;美国有个叫贾森的出版人,此人和余切只有一面之缘。

    而且,正因为他搞的“廉价书”革命,某种程度上促使《地铁》系列在第一次出版时,甲骨文的印刷出了一些差错。

    但余切却给这人也寄去了新年卡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