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开源节流 (第2/3页)
意识形态入侵,比任何讨贼檄文更有效。
见张虞无异议,张则继续说道:“依臣之规划,少府设铸钱使,在关中首设铸钱监,今岁先铸通宝以通市井。”
张虞打断说道:“七月始铸钱,每月新钱杂谷帛为俸禄,先予朝廷文武。明岁起,官职俸禄改由大钱支付,爵位食邑仍以谷料支出。官支用新钱,市井百姓方能信服。”
说着,张虞看向钟繇,说道:“丞相为总领百官,如有官吏怨言,卿当安抚之。”
“诺!”
钟繇应了声,拱手说道:“陛下下令北迁賨人,臣咨询太常,并问政于蜀人。众言賨人生于山谷之中,居于渝水左右。北起汉江,南达大江,其中户口难以计数。”
“陛下欲迁賨人实边,当让賨人君长归巴劝导,并令善抚民者为使,当能从中迁口数万,乃至十万。”
“卿可有迁民使人选?”张虞问道。
“陛下,侍御史杜袭可为迁民使!”
钟繇说道:“杜袭温粹识统,自南投我朝始,行事勤勉,勇于劝谏,是乃国之贤士。今用杜袭南下迁民,必会事成!”
杜袭投奔张虞的时间不晚,大体是在张虞平河北后。先在大将军府任职,后转任商县长。彼时张虞从襄阳回长安时,与杜袭有过一番对话。
治商县一年多,杜袭以出色政绩升迁为汝南郡期思令。在任期间,安抚县内百姓,并安抚淮南受掠百姓,立有大功。因杜氏与钟繇一族有旧,遂在钟繇的赏识下,升迁为侍御史。
今迁徙賨人虽为苦差事,干不好就有可能掉乌纱帽。但却是难得立功机会,故钟繇考虑一番,遂向张虞举荐杜袭。
张虞脑海中恰好有对杜袭印象,说道:“丞相既荐杜袭,那便令他兼任迁民使,迁賨人以实陇郡。”
“诺!”
张虞忽有想法,说道:“天下初安,州郡待兴。先有迁诸雄旧部实关中,后有北疆胡民迁河湟,今再有賨人迁陇郡。况南土肥沃,寡有人烟;河西空旷,无人耕牧,故日后迁民之事必会频繁,尚书台、北院共设徙民监,徙民使俸千石,专领迁徙汉夷之事。”
天下人口虽说不多,但不代表不会有迁民之事。相反依照张虞设计,迁民之事怕不是会不少。比如张虞就有计划,及大军下东南,张虞会迁山越至中原,弱山越之力,而实兖、豫二州人口。
包括南中地区,等南中州郡稍安,张虞打算迁南蛮至两淮流域。或平辽东地区,张虞打算顺势灭三韩,再将会耕作的三韩民众内迁至幽州,空出的三韩沿江流域便于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