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3/3页)
器装备都有奥匈帝国的支持,就算战败了还不用担心领土被分割,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当中,保加利亚军队的表现是相当优秀的,这也是保加利亚在战争中贡献最大的原因。
保加利亚政府和亲王斐迪南一世都相信,就算面对塞尔维亚和希腊的联手,保加利亚也能快速击溃这两个国家,一举奠定保加利亚在巴尔干地区的地位。
获得了奥匈帝国大力支持的保加利亚变得十分强硬,保加利亚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要求希腊政府退出萨洛尼卡以东的所有土地,并且将这些土地移交给保加利亚政府,作为对保加利亚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巨大贡献的补偿。
如果希腊政府不愿意这么做,保加利亚政府不介意动用武力手段夺回本该属于保加利亚的土地。
为了达到更大的震慑效果,在保加利亚亲王斐迪南一世的命令之下,保加利亚重新开始了全国动员,并且在和希腊控制的领土交界处调集了数万兵力。
面对着保加利亚政府如此强硬的态度,有着反保加利亚同盟作为底气的希腊政府,自然是不可能就此退让的。
希腊政府毫不示弱地立刻也开启了全国总动员,希腊国王更是亲自喊出了保卫萨洛尼卡,保卫希腊的口号。
欧洲各国虽然没想到保加利亚和希腊能打起来,但对于这场大戏自然也是不愿意错过的。
在保加利亚和希腊进行军事对峙之后,英国政府立刻决定向希腊运输上万支步枪以及配套的其他武器装备和弹药。
奥匈帝国这边,也非常守信地向塞尔维亚运输了一批价值高达50万英镑的物资,并且承诺一旦战争爆发,还会有更多的武器装备和物资运抵保加利亚。
虽然对峙双方不包括塞尔维亚,但作为塞尔维亚背后最大的支持者,俄国政府自然也是明白塞尔维亚和希腊这段时间的小动作的。
毕竟反保加利亚同盟缔结的前提条件就是俄国不干涉罗马尼亚,塞尔维亚肯定是要询问俄国政府的态度的。
俄国政府也向塞尔维亚运输了数千支步枪和数十万枚子弹,不过包括机枪和火炮在内的重武器,运输的数量倒是很少。
倒不是说俄国政府吝啬,实在是俄国政府的财政支撑不了太大的资源规模。
英国政府的富裕自然不用多说,哪怕他们前不久才战败进行了赔款,也仍然有大笔的闲钱可花。
奥匈帝国的财政虽然算不上多好,但它的背后有着德国的帮助,几百万英镑的支援对德国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
反倒是俄国,虽然有着法国这个同样富裕的盟友,但因为俄国本身是个无底窟窿的原因,法国的钱也大部分都用来帮助自己的盟友俄国了。
在保加利亚和希腊军事对峙数天时间之后,塞尔维亚政府公开发表了声明,支持希腊提出的领土诉求,认为保加利亚正在违反巴尔干同盟签订时的约定,正在吞并同盟所建立的胜利成果。
因为保加利亚和希腊双方的军事对峙已经产生伤亡的原因,塞尔维亚还要求保加利亚立刻暂停国内的军事总动员,按照原本巴尔干同盟的约定,重新进行领土的划分。
否则,塞尔维亚将有权遵照巴尔干同盟的约定,保护巴尔干同盟其他无辜的盟友国家。
塞尔维亚政府的声明如同丢进平静湖面的石头一般,立刻让原本就混乱的巴尔干局势变得更加焦灼。
保加利亚政府也算看明白了塞尔维亚和希腊的狼子野心,不过好在有着奥匈帝国和德国政府的亲自表态,保加利亚政府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惧怕。
1906年10月6日,在塞尔维亚政府发表声明的第二天,保加利亚驻希腊外交代表正式向希腊政府递交了宣战书,平静了数个月的巴尔干半岛也再次笼罩战争的硝烟。
在接收到来自保加利亚的宣战书之后,希腊政府不仅没有丝毫的惧怕,反而还有一丝的窃喜。
因为是保加利亚政府主动宣战的原因,希腊在这场战争中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得知保加利亚对自己国家宣战的希腊民众,此时可谓是怒上心来。他们纷纷要求政府进行更大范围的军事动员,要让侵犯希腊主权的保加利亚明白希腊人不是好惹的。
与此同时,在希腊政府的要求之下,早已经加入反保加利亚同盟的巴尔干诸国也先后对保加利亚宣战。
1906年10月7日,塞尔维亚政府以保加利亚正在侵犯自己盟友为借口,主动向保加利亚宣战。
10月8日,黑山作为巴尔干同盟的一员,也以同样的借口向保加利亚宣战。
10月11日,罗马尼亚公开表示,保加利亚侵犯希腊的行为正在危害巴尔干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如果保加利亚不能在24小时内停止入侵行为,罗马尼亚将以巴尔干半岛和平守护者的角色加入这场战争。
5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