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和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五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和谈 (第3/3页)



    并不只是俄国不同意将和平谈判地点放在伦敦,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也不希望将谈判地点放在伦敦。

    经过各国的磋商,最终一致决定将和平谈判的地点放在君士坦丁堡。

    虽然君士坦丁堡理论上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但奥斯曼帝国政府早在战争前期已经搬迁,将谈判地点放在君士坦丁堡对奥斯曼帝国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这场和平谈判之所以展开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巴尔干诸国的军队已经快要打到君士坦丁堡。

    这么来看,将和平谈判的地点放在君士坦丁堡还是相当合适的,至少俄国政府同意这么做。

    对于巴尔干战争和在君士坦丁堡进行的和平谈判,卡洛和西班牙并未表达过多的关注。

    西班牙和法国也是唯二没有参与此事的超级列强,毕竟法国和西班牙一样,在巴尔干区域都是没有任何利益的。

    虽然没有过多关注巴尔干战争,但想来这场战争的结果应当和历史上的战争差距不大。

    战场上的巴尔干诸国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要是欧洲列强不干预的话,他们绝对有可能攻克君士坦丁堡,将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领土全部瓜分。

    就算欧洲列强强行干涉并且促成了和平谈判,也不可能扭转战争的结局。最多就是让奥斯曼帝国少付出一点,保留一部分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领土,让这个极度衰败的帝国还能苟延残喘一阵子。

    至于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想都不用想,最终肯定还是属于奥斯曼帝国的。

    原因也很简单,不管是英国还是俄国,都不希望对方掌控君士坦丁堡。如此一来,实力十分弱小的奥斯曼帝国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让奥斯曼帝国继续控制君士坦丁堡,对于英国和俄国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君士坦丁堡本来就在奥斯曼帝国的手中,继续掌控在奥斯曼帝国的手里,也就相当于巴尔干半岛的局势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场和平谈判最值得关注的,其实还是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以及黑山对奥斯曼帝国欧洲领土的瓜分问题。

    要说这场战争中出力最多的,那肯定是野心极大的保加利亚。别看攻克亚德里亚堡的是保加利亚和希腊的联军,实际上参战的主力军队是保加利亚,希腊出动的只是一部分军队,在大部分时候也只是打酱油的角色。

    除了攻克亚德里亚堡之外,保加利亚军队还参与了多场战役,付出的伤亡也是极大的。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出力最多的保加利亚肯定也能获得最多的土地,毕竟巴尔干同盟的组建目的也是为了共同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但要是真这么做的话,先不说实力最弱的黑山怎么想,反正塞尔维亚和希腊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

    要是按照谁出力最多就瓜分最多的领土这么来办,原本塞尔维亚和希腊想要的土地也会属于保加利亚。

    辛辛苦苦闹了这么一出,最终得利最多的是保加利亚,这让塞尔维亚和希腊人怎么想呢?

    虽然保加利亚确实是出力最多的,但这种涉及到领土分配的问题,总不能就靠诚实守信来抉择吧?

    换句话来说就是,只要塞尔维亚和希腊对领土还有野心,他们就大概率不会按照原本同盟建立时的约定来分配。

    这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说白了就是胜利国家领土分配不均,最终导致的一次巴尔干国家内讧。

    和平谈判的内容和卡洛所预料的相差不大,巴尔干各国很快在和平谈判中内讧了起来,彼此都不愿意让对方拿到更大的胜利果实。

    先说出力最大的保加利亚,按照保加利亚政府的想法,因为保加利亚在这场战争中出力最多的原因,保加利亚政府希望获得整个马其顿地区以及马其顿以东,君士坦丁堡以西的所有奥斯曼帝国土地。

    要是按照保加利亚政府的想法,这场战后保加利亚的土地面积将直接翻倍,离斐迪南一世所构想的“新拜占庭”也就更近了一步。

    对于保加利亚贪婪的胃口,塞尔维亚政府一开始是没想阻拦的。毕竟塞尔维亚还想靠着保加利亚来对抗奥匈帝国,而且保加利亚基本上是向南扩张的,不会影响到西边的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在和平谈判中要求的是南部直到马其顿的大片土地,以及未获得独立地位的阿尔巴尼亚。

    按照塞尔维亚政府的想法,他们能在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黑山在内的大塞尔维亚王国,塞尔维亚的综合实力将获得极大的提升。

    如果能够从奥匈帝国的手中抢夺波斯尼亚地区,那么这个大塞尔维亚王国将彻底成型,成为巴尔干地区的霸主,拥有和奥匈帝国对抗的资格。

    5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稍后还有一更,今天继续日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